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9.化學世界千變萬化,請寫出下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并注明反應類型(化合或分解)
(1)鎂粉用于軍事上的照明彈鎂+氧氣$\stackrel{點燃}{→}$氧化鎂;化合反應
(2)碳酸氫銨化肥在烈日暴曬下逐漸消失碳酸氫銨$\stackrel{加熱}{→}$氨氣+二氧化碳+水;分解反應
(3)長期放置的石灰水表面會形成一層白膜氫氧化鈣+二氧化碳→碳酸鈣+水.

分析 首先根據反應原理找出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根據文字表達式的書寫方法、步驟(將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名稱分別寫在式子的左、右兩邊,并在式子的左、右兩邊之間標出一個指向生成物的箭頭;當反應物或生成物有多種時,中間用“+”連接起來)進行書寫;再根據反應特征確定反應類型.

解答 解:(1)鎂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軍事上的照明彈,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鎂+氧氣$\stackrel{點燃}{→}$氧化鎂;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
(2)碳酸氫銨化肥在烈日暴曬下逐漸消失,是因為碳酸氫銨在加熱條件下分解生成氨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碳酸氫銨$\stackrel{加熱}{→}$氨氣+二氧化碳+水;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
(3)長期放置的石灰水表面會形成一層白膜,是因為氫氧化鈣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氫氧化鈣+二氧化碳→碳酸鈣+水.
故答案為:(1)鎂+氧氣$\stackrel{點燃}{→}$氧化鎂;化合;
(2)碳酸氫銨$\stackrel{加熱}{→}$氨氣+二氧化碳+水;分解;
(3)氫氧化鈣+二氧化碳→碳酸鈣+水.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學生根據反應原理書寫文字表達式、判定反應類型的能力,掌握文字表達式的書寫方法即可正確解答本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經檢驗草木灰中一定含有碳酸鉀,可能含有硫酸鉀、氯化鉀、氫氧化鉀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了確定草木灰中可能含有其它物質的成份,某小組開展了如下探究活動.

【查閱資料】碳酸鉀與碳酸鈉的化學性質相似.
【實驗探究】方案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①中,一定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NO32+K2CO3=2KNO3+BaCO3↓.
(2)實驗②中,沉淀完全溶解,說明草木灰中一定不含K2SO4
(3)有同學認為實驗①可用過量的氯化鋇溶液代替過量的硝酸鋇溶液,請問是否可行?請簡要說明原因不能,用氯化鋇溶液代替硝酸鋇溶液,會引入氯離子,干擾了氯化鉀的檢驗.
(4)根據現象分析,草木灰中除了含有碳酸鉀之外,一定還含有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有X、Y、Z、W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則關于此反應的認識正確的是( 。
物質XYZW
反應前質量(g)221620
反應后質量(g)17m611
A.參加反應的Z與W質量比為6:11
B.m=6
C.該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
D.若X和Y  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別是15和2,則他們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實驗室中,利用如圖1的裝置可以制取某些氣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帶標號的儀器的名稱:①鐵架臺;②分液漏斗.
(2)利用B裝置制取氣體,向裝置內加入藥品前,應先進行裝置氣密性檢查的操作,其方法關閉旋塞,將導管放入水中,用手捂住錐形瓶,觀察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如有氣泡,將手松開,導管口有一段水柱,說明氣密性良好.
(3)實驗室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A;化學變化的文字表達式為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屬于分解反應(填化合或分解),下列是乙同學部分實驗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BC(填序號).
A.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后加藥品
B.先固定試管,后放置酒精燈
C.先將導管伸入集氣瓶,后加熱試管
D.實驗結束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后熄滅酒精燈
(4)氧氣是否收集滿,可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的瓶口,這是利用了氧氣助燃性的性質.而判斷E裝置中集氣瓶集滿氧氣的現象是氣泡往瓶口外冒.
(5)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結束時發(fā)現水槽中的水變紅了,可能的原因是試管口沒有放一團棉花.
(6)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碳的發(fā)生裝置是B;收集裝置是D,反應文字表達式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也可用圖2來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從B端通入.(填A或B)如果瓶中裝滿氧氣把水從B端通入可以將氧氣排出.(填A或B)
(7)你認為實驗室氣體制取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依據:
發(fā)生裝置選擇依據是反應物的狀態(tài)、反應條件等.
收集裝置選擇依據氣體的密度、氣體的溶解性、氣體是否有毒等.
(8)乙炔又稱電石氣,是一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略小,不溶于水的氣體;工業(yè)上常用它燃燒產生的高溫來切割和焊接金屬;實驗室用電石(固體)與水反應制取乙炔.你認為制取乙炔應選擇上述的發(fā)生裝置是B;收集裝置是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有關下列實驗的說法中,不合理的是( 。
A.甲實驗中左試管比右試管放出氣泡快,說明MnO2比CuO的催化效果好
B.乙實驗中裝置中玻璃導管內水柱上升,說明此裝置氣密性良好
C.丙實驗中低的蠟燭先熄滅,說明CO2的密度大于空氣
D.丁實驗中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集氣瓶中氧氣已收集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對某一主題的歸納,正確的是( 。
A、物質性質與用途B、能源與肥料
氧氣能支持燃燒-可用作燃料
氮氣不活潑-食品保護氣
沼氣、天然氣-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石油-是有機物,開采出來直接用作燃料
C、化學與環(huán)境D、化學與生活
施用化肥-越多越好
減少“白色污染”-研制和推廣易降解新型塑料
大米、花生霉變-產生有毒的黃曲霉素
重金屬離子-會使蛋白質失去活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實驗Ⅰ:在盛有少量蒸餾水的小燒杯中滴 入2~3滴酚酞試液,再向其中滴加濃氨水.由實驗得出的結論是水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氨水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
(2)實驗Ⅱ(如圖甲所示):燒杯B中的現象液體由無色變?yōu)榧t色,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濃氨水中的氨分子由于運動擴散到空氣中又溶到了B中.
(3)從實驗中同學們還可以了解到氨水的性質的性質,氨水的性質(寫出兩點)
氨水顯堿性;氨水具有揮發(fā)性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填寫下列儀器的名稱:

(1)A燒杯,B漏斗,C酒精燈,D托盤天平,E試管,F膠頭滴管,G量筒,H藥匙.
(2)可在酒精燈上直接加熱的是試管.
(3)取一定量液體所需的儀器是量筒和膠頭滴管.
(4)可用于配置溶液和較大量物質間的反應儀器是燒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鑒別空氣、O2、CO2三瓶氣體的方法是( 。
A.聞氣味B.分別插入燃著的木條
C.觀察顏色D.分別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