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NaCl C.Al2O3 D.KMnO4


【考點】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

【專題】物質(zhì)的分類.

【分析】本題考查氧化物的識別,根據(jù)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兩種元素,且必須有氧元素.

【解答】解:A中只有一種元素,屬于單質(zhì),故A錯誤.

B中有兩種元素,但不含氧元素,不屬于氧化物,故B錯誤.

C中有兩種元素,其中一種為氧元素,屬于氧化物,故C正確..

D中有三種元素,雖然含有氧元素,但不屬于氧化物,屬于含氧化合物,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較簡單,主要從概念上來抓住判斷的關鍵點,兩個關鍵點缺一不可,要同時具備.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做法容易發(fā)生危險的是                           (  )

    A.用石灰沙漿抹墻                B.用干冰制造舞臺上的云霧現(xiàn)象

    C.到溶洞探險用火把照明     D.掏沼氣池前先進行燈火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zhì)由離子構成的是                                          (      )

A.銅          B.二氧化碳        C.金剛石        D.氯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微型化學實驗,就是以盡可能少的化學試劑來獲取所需化學信息的實驗方法與技術。雖然它的化學試劑用量一般只為常規(guī)實驗用量的幾十分之一乃至幾千分之一,但其效果卻可以達到準確、明顯、安全、方便和防止環(huán)境污染等目的。某興趣小組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微型實驗,將一只大燒杯倒扣在表面皿上,表面皿上所放物質(zhì)如圖所示:

(1)       寫出I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2)       II是用來檢驗產(chǎn)生的氣體是否為二氧化碳,則II中應該放的藥品為:        

反應方程式                            

(3)       用化學方程式來解釋,為什么III處紫色石蕊試液變?yōu)榧t色:                  ,該反應的反應類型:            

(4)       VI處的現(xiàn)象:                     

(5)       用微粒的觀點來解釋,為什么會有如圖的實驗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屬于空氣污染物和一組是(     )

A.SO2、CO、NO2  B.CO2、N2、O2   C.H2、CO2、N2   D.SO2、CO2、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元素符號和數(shù)字表示;并說出符號中加點數(shù)字“2”的意義

2個氫原子  n個水分子   2個鈉離子   2Mg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明同學發(fā)現(xiàn)他家菜園中的蔬菜生長遲緩,到農(nóng)資商店去買氮肥,他發(fā)現(xiàn)一種化肥的包裝袋上的標簽如圖,試計算:(答案保留一位小數(shù))

(1)硝酸銨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

(2)硝酸銨中氮元素、氫元素、氧元素間的質(zhì)量比

(3)80kg此化肥中含氮元素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符號代表的意義正確的是

A.2H:2個氫分子                  B.2N2:4個氮原子

C.Ca+2:鈣離子                     D.2SO42-:2個硫酸根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06年我國世界水日的宣傳主題為“轉(zhuǎn)變用水觀念,創(chuàng)新發(fā)展模式”,水資源的保護和合理使用已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下列用水行為符合這一主題的是①將工業(yè)冷卻水進行循環(huán)利用   ②用未經(jīng)處理的工業(yè)污水灌溉農(nóng)田   ③用洗菜、淘米的水澆花、沖廁所   ④用噴淋節(jié)水龍頭代替用水較多的舊式龍頭   ⑤用大量的水沖洗汽車代替人工擦洗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