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
(1)實驗中,氣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反應的原理為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裝置一比裝置二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_
(2)根據(jù)下表提供的實驗數(shù)據(jù),完成下表:
硬質玻璃管中空氣的體積 | 反應前注射器中空氣體積 | 反應后注射器中氣體體積 | 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
30mL | 20mL | 12mL | 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緩沖作用 2Cu+O2△2CuO 化合反應 裝置一中的氧氣反應更充分 16%
【解析】(1)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又不生成氣體,使容器內氣體減少,壓強變小,容器內減少氣體體積就等于瓶內氧氣的體積。氣球的作用是調節(jié)氣壓,使氧氣完全反應,使測定結果更準確;該實驗中利用的是銅和氧氣反應生成固體氧化銅,反應為2Cu+O2 △2CuO;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叫化合反應;與裝置二相比較,裝置一更合理,理由是:氣體流通更流暢,氧氣消耗更徹底;(2)由題中信息可知,反應前裝置內空氣共50mL,反應后共48mL,所以氧氣為8ml,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8ml÷50mL×100%=16%。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探究金屬性質:
圖1是探究金屬化學性質,圖2是金屬化學性質網(wǎng)絡圖。
①圖1甲中反應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②圖1只有乙中不反應,能得出三種金屬活動性及它們和氫元素的位置關系,
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號);依據(jù)圖1完成金屬性質網(wǎng)絡,圖2中的A屬于________(填物質類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確的是
A. 燃放煙花爆竹時,遠離人群和可燃物
B. 天然氣泄漏,立即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
C. 正在使用的家用電器著火,立即用水澆滅
D. 燃著的酒精燈不慎碰倒,立即用濕布蓋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A、B、C、D是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E是銀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B、C、D四種粒子共表示________種元素,D中x=__________
(2)A、B、C、D中表示的的陽離子與陰離子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___________
(3)一個銀原子質量是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________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電熱水壺用久后,內壁附著一層水垢(主要成分為CaCO3)。下列物質中,能用來除去水垢的是
A. 醬油 B. 白醋 (酸性,可以與大理石反應) C. 食鹽水 D. 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緩解石油資源危機,近年來,我國正在大力推廣使用“乙醇汽油”.乙醇不完全燃燒時的產物有CO、CO2、H2O.用下圖中的儀器組裝成一套完整的裝置可檢驗這些產物.
(1)產物依次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氣流從左至右順序填裝置編號)
(2)實驗過程中可觀察到:裝置②的A瓶中石灰水變混濁,C瓶中石灰水不變混濁.
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裝置④中盛放的藥品是______________,裝置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尾氣的處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含CuCl2和HCl的100 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的NaOH溶液,參加反應的NaOH溶液質量與生成沉淀質量關系如圖,僅考慮沉淀為Cu(OH)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整個反應過程中,溶液中氯離子個數(shù)不變
B. PM段的溶液中加入鐵粉,會產生氣泡
C. M點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8.3%
D. 沉淀完全時,m1的數(shù)值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