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用數(shù)字和化學符號表示下列意義:
(1)2個硫原子_______
(2)3個氫分子_____
(3)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
(4)畫出鉀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___________
(5)氯化鈉由_________和________ 構成
(6)由60個碳原子構成的一個分子:________
【答案】2S 3H2 H2O Na+ Cl- C60
【解析】
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所以2個硫原子,就可表示為:2S;
(2)根據(jù)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因此3個氫分子表示為:3H2;
(3)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可表示為為 H2O;
(4)鉀原子的核內有19個質子,核外電子排布情況為2、8、8、1;如圖:;
(5)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符號為:Na+、Cl-;
(6)由60個碳原子構成的分子是碳60分子,其分子符號為:C60。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豆腐是人們喜愛的食物,營養(yǎng)豐富,能為人體提供所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學式為,下列關于亮氨酸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亮氨酸屬于純凈物
B.亮氨酸由四種元素組成
C.一個亮氨酸分子由22個原了構成
D.亮氨酸中C,H,N,O各元素的質量比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兩份同質量的氯酸鉀,一份加入二氧化錳用(a)表示,另一份不加用(b)表示。分別同時加熱,放出氧氣的質量(縱坐標)與反應時間(橫坐標)關系的圖象正確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用下圖所示裝置,探究能否用鎂條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實驗前,小組成員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與假設】
猜想1:可以代替,因為鎂條與氧氣反應后不會產生氣體
猜想2:不能代替,查閱資料知金屬鎂很活潑,可能會與空氣中的氮氣反應
【進行實驗】
步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Ⅰ | 組裝好裝置后,打開止水夾,手捂集氣瓶,一段時間后,松開手 | 燒杯中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松手后,燒杯中導管末端有一段液柱 |
Ⅱ | 關閉止水夾,點燃鎂條,迅速伸入集氣瓶中,塞好塞子 | 鎂條燃燒,放出大量熱,發(fā)出耀眼白光,生成大量白煙,剩余固體為白色帶狀物 |
Ⅲ | 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 | 燒杯中水從導管進入集氣瓶中,體積約為集氣瓶體積的2/5 |
【解釋與結論】
(1)Mg與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2)步驟Ⅰ說明裝置的氣密性_________。
(3)步驟Ⅱ中,關閉止水夾的目的是_________。
(4)推測猜想2成立的現(xiàn)象證據(jù)是_________。
【反思與評價】
(5)該小組認為,即使步驟Ⅲ中水的體積恰好占集氣瓶體積的1/5,也不能說明猜想1成立,理由是_________。
(6)小組中同學對鎂條與瓶中氣體的反應提出了進一步的猜想:甲同學認為鎂條先與O2反應,乙同學認為鎂條先與N2反應。為進一步檢驗他們的猜想,可以進行的實驗操作是:取少量鎂條,點燃后迅速放入盛有空氣的集氣瓶中,待鎂條熄滅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測定實驗室中氯酸鉀樣品的純度,某學習小組取2.5g該樣品與0.5g二氧化錳混合,加熱該混合物t1時間后(假設雜質不參加反應),冷卻,稱量剩余固體的質量,重復以上操作,依次稱得加熱t1、t2、 t3、t4時間后剩余固體的質量,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
加熱時間 | t1 | t2 | t3 | t4 |
剩余固體質量/g | 2.48 | 2.34 | 2.04 | 2.04 |
請仔細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1)完全反應后產生氧氣___________g
(2)該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shù)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強同學欲通過實驗證明“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這一命題.他設計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實驗: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實驗總結 | |
實驗一 | 取10mL 8%的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 有氣泡產生,木條不復燃 | 過氧化氫分解產生氧氣,但是①_____. | 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
實驗二 | 向盛水的試管中加入二氧化錳,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 沒有明顯現(xiàn)象 | ②__________ | |
實驗三 | ③_________ | ④__________ | 二氧化錳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 |
(1)請你幫小強同學把上表中未填完的內容在表內橫線上補充完整(共4處).
(2)“實驗一”和“實驗二”起的作用是_____.
(3)小芳同學認為僅由上述實驗還不能完全得出表內的“實驗總結”,她補充設計了兩個方面的探究實驗,最終完成了對“命題”的實驗證明.
①對二氧化錳進行了兩次稱量,其目的是:_____.
②倒掉實驗三反應后的液體,向剩余的固體中重新加入過氧化氫溶液,反復實驗,其目的是_____.
(4)請寫出實驗室分解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符號表達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類從石器時代進入銅器時代,繼而進入鐵器時代,銅作為金屬材料一直被廣泛應用著。下面冶煉銅的方法中,沒有利用置換反應的是
A.C+2CuO2Cu+CO2↑
B.CO+CuOCu+CO2
C.H2+CuOCu+H2O
D.Fe+CuSO4=Cu+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牙膏是我們日?谇磺鍧嵉谋匦杵。依據(jù)添加劑的成分和含量不同,可將牙膏分為高磨擦劑含量牙膏和低磨擦劑含量牙膏,其主要數(shù)據(jù)如下表。
磨擦劑 | 保濕劑 | 香精 | 發(fā)泡劑 | 增稠劑 | 其他添加劑 | |
高磨擦劑 含量牙膏 | 40%-50% | 10%-30% | 0.8%-1.8% | 1.5%-3.0% | 1%-2% | 0.3%-6% |
低磨擦劑 含量牙膏 | 15%-25% | 35%-65% | 0.85%-1.5% | 1.0%-2.5% | 0.2%-0.9% | 0.3%-6% |
其中,清潔牙齒主要通過磨擦劑來實現(xiàn)。其磨擦性取決于磨擦劑的形狀、大小、硬度和含量。常見的磨擦劑有碳酸鈣、二氧化硅和氫氧化鋁[Al(OH)3]等。碳酸鈣具有較高的磨擦性,硬度大,儲量豐富,一般用來做經濟型牙膏。二氧化硅的磨擦性較低,在使用過程中易于保護牙齦,適于老人及牙齒受損的人群。氫氧化鋁分為普通氫氧化鋁和球形氫氧化鋁(如圖1、2),它們具有白度高、光澤好等優(yōu)點,但球形氫氧化鋁的表面更加光滑,其生產工藝流程如圖3。
在實際生產中,通常會選用多種磨擦劑混合使用。例如,用二氧化硅和碳酸鈣混合使用,既能保留牙膏對牙菌斑、牙結石的清潔效果,又可以避免其對牙齒的磨損。
依據(jù)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 “高磨擦劑含量牙膏”的成分中,含量一定高于“低磨擦劑含量牙膏”的是_______。
(2)影響磨擦劑磨擦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適用于老人及牙齒受損人群的磨擦劑是________。
(4)球形氫氧化鋁的生產工藝流程中,反應物除NaAlO2外,還有________。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填序號)。
A 通常多種磨擦劑混合使用比單獨使用效果好
B 普通氫氧化鋁比球形氫氧化鋁對牙齒的磨損更小
C 選取磨擦劑時,除考慮磨擦性,還需考慮原料的成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H均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它們之間有如圖所示的轉化和反應關系(“→”表示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已知D、E、F、G、H是不同類別的物質,常溫下A、C是無色液體,F廣泛應用于玻璃、造紙、紡織、洗滌劑等工業(yè)上。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化學式是_______。
(2)寫出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3)指出反應④的基本反應類型:_________。
(4)D的用途之一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