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荷數(shù)為1~18的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問題:
(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結構的共同之處是 , 該周期中,各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變化規(guī)律是 。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類型的變化情況是:從左到右由_______元素過渡到_______元素,并以稀有氣體元素結尾。
(3)寫出核外電子排布與氖原子相同的陽離子和陰離子符號各一個:
陽離子 ,陰離子 。
(4)寫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見氧化物、酸、堿、鹽的化學式各一個:
物質(zhì)的類別 | 氧化物 | 酸 | 堿 | 鹽 |
物質(zhì)的化學式 |
【答案】(1)各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相同,最外層電子數(shù)依次近遞增
(2)金屬 非金屬
(3)Na+ (或Mg2+ Al3+ ) O2- (或F- N3-)
(4)NO2 HNO3 NH3.H2O NH4NO3 (其余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試題分析: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結構的共同之處是核外電子層數(shù)是相等的,該周期中,各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變化規(guī)律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依次增加,在第三周期中,元素類型的變化情況是:從左到右由金屬元素過渡到非金屬元素,并以稀有氣體元素結尾,氖原子外層有十個電子,第一層2個電子,第二層8個電子,陽離子可以是Na+ (或Mg2+ Al3+ ),陽離子可以是O2- (或F- N3-),寫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見氧化物、酸、堿、鹽的化學式各一個,氧化物為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酸是硝酸,堿是一水合氨,鹽只有寫出一種銨鹽就行,化學式分別為NO2 HNO3 NH3.H2O NH4NO3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下圖1~4是教科書上有關實驗的裝置圖:
(1)圖1中證明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的實驗現(xiàn)象是 。
(2)圖2實驗名稱是 。
(3)圖3是制取蒸餾水的簡易裝置,為使水蒸氣的冷凝效果更好,可對實驗裝置做的一項改進為 。
(4)圖4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鎂條完全燃燒后,稱量得知石棉網(wǎng)上留下固體質(zhì)量反而比反應前鎂條還輕,其原因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掌握化學用語是學好化學的關鍵。下列化學用語與所表述的意義相符合的是
A.5H2O——5個水分子 B. ——1個鈉離子
C.3Fe3+——3個鐵原子 D.2O——2個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要使下圖裝置中的小氣球鼓起來,使用的固體和液體可以是
①石灰石和稀鹽酸 ②銅和稀硫酸 ③固體氫氧化鈉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⑤硝酸銨和水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一包白色固體樣品,可能是碳酸鈉、硫酸鋇、氫氧化鈉、氯化鋇中的一種或幾種。為探究其成分,小燕老師取用一定量樣品,加足量水溶解,過濾得到白色沉淀甲和無色濾液乙。
寫出上述操作中可能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過濾時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 。
【探究活動一】 奮進小組探究白色沉淀甲的成分。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結 論 |
取白色沉淀甲,滴加足量的稀硝酸 | 沉淀部分消失 | 白色沉淀甲中一定含有 |
【探究活動二】 智慧小組探究白色固體樣品中可能含有 ,設計了如下實驗。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結論 | |
實驗Ⅰ | 取適量無色濾液乙,加入碳酸鈉溶液 | 無明顯現(xiàn)象 | 無色濾液乙中一定不含 |
實驗Ⅱ | 步驟①:取適量無色濾液乙,加入過量的 溶液,過濾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白色固體樣品中一定存在該物質(zhì) |
步驟②:取步驟①中的濾液,滴加 溶液 |
|
【反思】 實驗Ⅱ中步驟①加入過量試劑的目的是 。
【結論】 通過兩個小組的共同探究,得出了原白色固體樣品含有的成分。
【答案】BaCl2+Na2CO3=BaCO3↓+2NaCl 引流
【探究活動一】BaCO3和BaSO4
【探究活動二】NaOH
實驗Ⅰ:BaCl2
實驗Ⅱ:步驟①:BaCl2[或Ba(NO3)2或CaCl2或Ca(NO3)2 ]
步驟②:無色酚酞 酚酞溶液變紅(或FeCl3,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用語的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列對化學用語的敘述或使用正確的是( 。
| A. | H3﹣﹣NH3中氮元素顯﹣3價 | B. | 4H﹣﹣4個氫元素 |
| C. | 鎂離子﹣﹣Mg+2 | D. | 氧化亞鐵﹣﹣Fe3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配制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NaCl溶液的實驗操作示意圖:
(1)用圖中序號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確操作順序 ;
(2)圖②中用來取用NaCl的儀器是 ;圖③中用來攪拌溶液的儀器是 。
(3)稱量NaCl時,天平平衡后的狀態(tài)如圖⑤所示,游碼標尺示位置見圖,則稱取的NaCl質(zhì)量為 g;
(4)NaCl稱量完畢放回砝碼時,發(fā)現(xiàn)10g的砝碼有缺損,若其他操作步驟正確,則所配制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 (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明同學選擇“影響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的因素”的課題開展探究.下列是他探究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
實驗序號 | 反應溫度/℃ | 催化劑二氧化錳的用量/g | 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 | 反應所需的時間/分鐘 |
1 | 15 | 0 | 5% | 30 |
2 | 15 | 1g | 5% | 10 |
3 | 25 | 1g | 10% | 5 |
4 | 25 | 1g | 15% | 3 |
5 | 35 | 1g | 15% | 1 |
(1)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為 ;
(2)實驗 和 (填序號),說明二氧化錳能加快過氧化氫溶液分解放出氧氣的速度;
(3)對比實驗3和4,可得出的結論是其 ;
(4)通過對比實驗得到影響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速度的因素有 .
A.溶液的溫度 B.溶液的濃度 C.催化劑的種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