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 質 | Ca(HCO3)2 | Mg(HCO3)2 | Ca(OH)2 | Mg(OH)2 | CaCO3 | MgCO3 |
溶解性 | 可溶 | 可溶 | 微溶 | 不溶 | 不溶 | 微溶 |
分析 【提出猜想】水垢主要成分為不溶性或微溶性的碳酸鹽、堿等的混合物;結合溶解性表,分析表中不溶或微溶物,對水垢成分進行猜想;
【設計方案】(1)利用氫氧化鈣能與可溶性碳酸鹽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鈣沉淀,可采取滴加碳酸鈉溶液的方法檢驗清液中是否含有氫氧化鈣;
(2)可利用碳酸鹽能與稀鹽酸反應放出氣體二氧化碳,通過干燥管內(nèi)物質增加的質量測定水垢與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后所放出二氧化碳的量,根據(jù)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判斷水垢中碳酸鹽的組成;
【實驗結論】綜合整個探究過程,得出水垢主要成分的結論.
解答 解:【提出猜想】根據(jù)查閱到有關物質的溶解性表,氫氧化鎂和碳酸鈣不溶,而氫氧化鈣和碳酸鎂微溶,因此,猜想水垢中一定含有不溶的氫氧化鎂和碳酸鈣,可能含有微溶的氫氧化鈣和碳酸鎂;故答案為:CaCO3;MgCO3;
【設計方案】(1)為檢驗氫氧化鈣,取上層清液加入碳酸鈉溶液,無白色沉淀出現(xiàn),說明所取上層清液中不含氫氧化鈣;故答案為:Na2CO3溶液;
(2)a、為防止實驗過程中因裝置漏氣而造成結果錯誤,在進行實驗前要對裝置的氣密性進行檢驗;故答案為:裝置的氣密性;
b、干燥管內(nèi)堿石灰因吸收二氧化碳而質量增加,干燥管增加的質量即為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根據(jù)測量結果所得曲線,最終產(chǎn)生二氧化碳質量為24g;
假設50g水垢全部為碳酸鈣或碳酸鎂,完全反應放出二氧化碳的質量分別為x、y.
CaCO3~CO2
100 44
50g x
則10044=50gx,解得x=22g<24g,因此水垢不能全部為碳酸鈣;
MgCO3~CO2
84 44
50g y
則8444=50gy,解得y≈26.2g>24g,因此水垢一定含有碳酸鎂;
故答案為:即使50g水垢全部為CaCO3,產(chǎn)生CO2的質量應為22g,而實驗測得生成的CO2質量>22g;
【實驗結論】根據(jù)甲同學的實驗,該水垢樣品中一定不含氫氧化鈣;根據(jù)乙同學的實驗探究,該水垢樣品中一定含碳酸鎂;因此,水垢的主要成分應為氫氧化鎂、碳酸鈣和碳酸鎂的混合物;故答案為:Mg(OH)2、CaCO3、MgCO3.
故答案為:
【提出猜想】CaCO3,MgCO3.
【設計方案】(1)Na2CO3溶液.(2)a. 裝置的氣密性.b. 即使50g水垢全部為CaCO3,產(chǎn)生CO2的質量應為22g,而實驗測得生成的CO2質量>22g.
【實驗結論】Mg(OH)2、CaCO3、MgCO3.
點評 根據(jù)裝置的特點及裝置中所盛放藥品的性質,對裝置的作用進行理解,是解決給出實驗裝置類探究問題的一個重要手段.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現(xiàn)象 | 解釋 |
①a試管中的白磷燃燒; ②燒杯中的白磷、b試管中的紅磷沒有燃燒. | 燒杯中的白磷、b試管中的紅磷沒有燃燒的原因分別是 ①溫度未達到紅磷的著火點; ②熱水中的白磷沒有與氧氣(或空氣)接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單質(I) | 單質(Ⅱ) | 相應的置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各一例) | |
A | 金屬 | 非金屬 | Fe+2HCl=FeCl2+H2↑ |
B | 金屬 | 金屬 | Cu+2AgNO3=Cu(NO3)2+2Ag[單質(I)為銅] |
C | 非金屬 | 非金屬 | SiO2+2C高溫_Si+2CO↑ |
D | 非金屬 | 金屬 | H2+CuO △_ Cu+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均一、穩(wěn)定的液體都是溶液 | |
B. | 在其它條件不變時,大多數(shù)物質的溶解能力不受溫度的影響 | |
C. | 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 | |
D. | 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滌劑的乳化功能將其洗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乙炔+氧氣點燃→ 二氧化碳+水 | |
B. | 碳+氧氣加熱→二氧化碳二氧化錳加熱 | |
C. | 銅+氧氣點燃→ 氧化銅 | |
D. | 氯酸鉀→二氧化錳加熱氯化鉀+氧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