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9.下列除雜質的方法正確的是( 。
 選項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除雜方法
 AH2S04(Na2SO4)  加氯化鋇溶液
 B NaCl(Na2CO3 加適量稀鹽酸
 C CaO(CaCO3 加水
 DFe(Cu)加硫酸銅溶液 
A.AB.BC.CD.D

分析 根據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的除雜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解答 解:A、H2S04和Na2SO4均能與氯化鋇溶液反應,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B、Na2CO3能與適量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
C、CaO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碳酸鈣難溶于水,反而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D、Fe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銅,反而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故選:B.

點評 物質的分離與除雜是中考的重點,也是難點,解決除雜問題時,抓住除雜質的必需條件(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反應,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利用化學原理可以進行一些有趣的小魔術.
雨落花開:在帶葉的紙花上,噴上一種有色溶液,白花立即變成紅色,葉立即變成了藍色,則該有色溶液可能是紫色石蕊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
A.一氧化碳有毒而二氧化碳無毒-分子構成不同
B.水的天然循環(huán)-分子在不斷的運動
C.食物腐敗-分子發(fā)生了改變
D.夏天鋼軌之間的縫隙變小-原子受熱時體積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實驗室中各種不同儀器,可以組裝成多種不同的裝置,結合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該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中;煊猩倭柯然瘹錃怏w,可通過盛有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G裝置除去氯化氫氣體,請從上圖裝置中選擇并組裝一套制取干燥純凈的二氧化碳的裝置,正確的連接順序為a→i→h→g→f→c(用接口處字母填寫).要證明CO2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的性質,你認為H(填“H”或“I”)裝置操作效果更好.
(2)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加熱制取氧氣應選擇的制取裝置BC(或BE)(填裝置編號),若用高錳酸鉀為原料制取氧氣,則需要在試管口處放一團棉花,防止堵塞導管,實驗室常用H2O2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制取O2,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H2O2 $\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含量的實驗裝置,對該實驗的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可以把紅磷換成木炭
B.裝置漏氣時,壓入瓶中的水大于瓶內空氣體積的$\frac{1}{5}$
C.若裝置中沒有彈簧夾,壓入瓶中的水小于瓶內空氣體積的$\frac{1}{5}$
D.該實驗也說明氮氣難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我市對生活垃圾已經實施分類投放,金屬飲料罐應投放在標有哪種標志的垃圾箱中( 。
A.
 可回收廢物
B.
  有害垃圾
C.
   廚房垃圾
D.
   其它垃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我國海岸線長達3.2萬千米,海洋專屬經濟區(qū)幅員遼闊,海洋資源豐富,開發(fā)的前景十分遠大.Ⅰ.我國海鹽年產量3千多萬噸,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從海水中提取食鹽的方法主要為“鹽田法”,生產流程如下:

(1)在蒸發(fā)池中促進水分蒸發(fā),主要是利用了下列各項中的④(填選項序號).
①潮汐能  ②生物能 、垭娔堋 、芴柲堋  、莼瘜W能
(2)上述流程中得到的鹵水是氯化鈉的飽和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
Ⅱ.金屬鎂廣泛應用于生活、生產和國防工業(yè).從鹵水中提取鎂的過程所示:

在上述轉化過程中,①處操作的名稱是過濾,在進行該項操作時用到的玻璃儀器是漏斗、燒杯、玻璃棒;②處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是2HCl+Mg(OH)2═MgCl2+2H2O;上述流程中沒有涉及到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置換反應.
Ⅲ.氨堿法制純堿的工業(yè)流程如下:

(1)最終所得純堿主要成分的化學式是Na2CO3,該產品易溶于水,溶液顯堿性;
(2)由步驟③所得的碳酸氫鈉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許多重要用途,在食品工業(yè)上,它是發(fā)酵粉的主要成分;
(3)試寫出步驟③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H3+NaCl+H2O+CO2=NaHCO3+NH4Cl.
Ⅳ.海水中除了蘊含大量的鈉元素和鎂元素外,還含有大量的鉀元素.K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試回答下列問題:
(1)t1℃時,KCl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KNO3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2)已知20℃時,KNO3的溶解度為31.6g;80℃時,KNO3的溶解度為169g.在20℃時,向盛有200g水的燒杯中加入80g硝酸鉀,充分溶解,得到該溫度時KNO3的飽和(填“飽和”“不飽和”之一)溶液,若使燒杯內物質緩慢升溫至80℃,在該溫度下,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之比為2:5(填最簡整數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反應屬于中和反應的是( 。
A.CaO+H2O═Ca(OH)2B.CO2+2NaOH═Na2CO3+H2O
C.Fe2O3+6HCl═2FeCl3+3H2OD.Mg(OH)2+2HCl═Mg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有關酸、堿、鹽組成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酸根中可能含氧元素B.堿中一定含氫、氧元素
C.正鹽中一定不含氫元素D.酸式鹽中含氫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