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某氯化鉀樣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鈣和氯化鎂。以下是除去氯化鉀樣品中少量氯化鈣和氯化鎂的流程:

請回答:

(1)氯化鉀樣品的提純

①KOH溶液與欲除去的雜質(zhì)所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是                       。

②加入“試劑A”可除去氯化鉀樣品中的氯化鈣,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是           

               ;驗證氯化鈣完全被除去的方法是                        

                                              

③加入“試劑B”的目的是                               。

④“操作1”中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2)用提純的KCl固體配制200g10%的KCl溶液,需要KCl的質(zhì)量為         g;配制時,需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滴管、玻璃棒、               。

 

【答案】

(1)①2KOH+ MgCl2 == Mg(OH)2↓+2KCl

②K2CO3+ CaCl2 == CaCO3↓+2KCl;取少量濾液(或上層清液)于試管中,滴加K2CO3

溶液,如沒有白色沉淀出現(xiàn),則說明CaCl2已完全被除去(著重號部分回答正確才給分)

③除去過量的KOH、K2CO3溶液(答出KOH、K2CO3兩種物質(zhì)才給分)

④攪拌,防止液滴飛濺(著重號部分回答正確才給分)

(2)20g,量筒

【解析】(1)氯化鎂與氫氧化鉀反應(yīng)生成氫氧化鎂白色沉淀和氯化鉀;氯化鈣與碳酸鉀反應(yīng)生成氯化鉀和碳酸鈣白色沉淀,配平即可;驗證氯化鈣完全被除去的方法是取上層清液,再加入碳酸鉀溶液,不再有沉淀生成;加入“試劑B”稀鹽酸的目的是:把過量的碳酸鉀除去;在蒸發(fā)中,玻璃棒起攪拌作用,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故答案為:①MgCl2+2KOH=Mg(OH)2↓+2KCl;②CaCl2+K2CO3=CaCO3↓+2KCl;取上層清液,再加入碳酸鉀溶液,不再有沉淀生成;③把過量的碳酸鉀除去;④攪拌作用,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

(2)需要KCl的質(zhì)量=200g×10%=20g;配制時,需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滴管、玻璃棒、量筒,故答案為:20;量筒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9分)以下是某化學興趣小組實施的從硝酸鉀、氯化鈉、氯化鉀的混合物(其中氯化鈉和氯化鉀的質(zhì)量和小于總質(zhì)量的3%)中分離出硝酸鉀的實驗步驟:(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見右圖)

Ⅰ.用托盤天平稱得樣品的總質(zhì)量為87.5g;
Ⅱ.配制成80℃左右的飽和溶液;
Ⅲ.將熱飽和溶液冷卻至室溫(20℃)后進行過濾,并用少量水洗滌2—3次;
Ⅳ.取出過濾器中的固體,干燥后分裝。
請回答以下問題:
(1)用天平稱取87.5g樣品時,砝碼應(yīng)放在天平的  ▲ 盤;
(2)某同學發(fā)現(xiàn),無論將稱量物還是砝碼放置于托盤中時,天平均不發(fā)生偏轉(zhuǎn),原因是
A.天平未放置于水平桌面上
B.天平?jīng)]有調(diào)零
C.托盤下的墊圈未取下
D.游碼未歸零
(3)將這些樣品制成80℃左右的熱飽和溶液,約需  ▲ 水(填序號);
A.12.5mL    B.50 mL    C.100 mL    D.112.5mL
(4)該實驗中,玻璃棒除了用于攪拌和引流外,還用于  ▲ ;
(5)步驟Ⅲ中,只能用少量水洗滌固體的原因是  ▲ ;
(6)過濾并洗滌后,氯化鉀存在于   ▲  中;
(7)如果實驗中熱飽和溶液未完全冷卻至室溫就進行過濾將會影響晶體的產(chǎn)量,理由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09年全國中考真題專題匯編專題五 探究題(一) 題型:探究題

(9分)以下是某化學興趣小組實施的從硝酸鉀、氯化鈉、氯化鉀的混合物(其中氯化鈉和氯化鉀的質(zhì)量和小于總質(zhì)量的3%)中分離出硝酸鉀的實驗步驟:(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見右圖)

Ⅰ.用托盤天平稱得樣品的總質(zhì)量為87.5g;
Ⅱ.配制成80℃左右的飽和溶液;
Ⅲ.將熱飽和溶液冷卻至室溫(20℃)后進行過濾,并用少量水洗滌2—3次;
Ⅳ.取出過濾器中的固體,干燥后分裝。
請回答以下問題:
(1)用天平稱取87.5g樣品時,砝碼應(yīng)放在天平的  ▲ 盤;
(2)某同學發(fā)現(xiàn),無論將稱量物還是砝碼放置于托盤中時,天平均不發(fā)生偏轉(zhuǎn),原因是
A.天平未放置于水平桌面上
B.天平?jīng)]有調(diào)零
C.托盤下的墊圈未取下
D.游碼未歸零
(3)將這些樣品制成80℃左右的熱飽和溶液,約需  ▲ 水(填序號);
A.12.5mL    B.50 mL    C.100 mL    D.112.5mL
(4)該實驗中,玻璃棒除了用于攪拌和引流外,還用于  ▲ ;
(5)步驟Ⅲ中,只能用少量水洗滌固體的原因是  ▲ ;
(6)過濾并洗滌后,氯化鉀存在于   ▲  中;
(7)如果實驗中熱飽和溶液未完全冷卻至室溫就進行過濾將會影響晶體的產(chǎn)量,理由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2屆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qū)中考一模化學試卷(帶解析) 題型:填空題

(7分)某氯化鉀樣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鈣和氯化鎂。以下是除去氯化鉀樣品中少量氯化鈣和氯化鎂的流程:

請回答:
(1)氯化鉀樣品的提純
①KOH溶液與欲除去的雜質(zhì)所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是                      
②加入“試劑A”可除去氯化鉀樣品中的氯化鈣,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是           
              ;驗證氯化鈣完全被除去的方法是                        
                                              。
③加入“試劑B”的目的是                              。
④“操作1”中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
(2)用提純的KCl固體配制200g10%的KCl溶液,需要KCl的質(zhì)量為        g;配制時,需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滴管、玻璃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09年全國中考真題專題匯編專題五探究題(一) 題型:探究題

(9分)以下是某化學興趣小組實施的從硝酸鉀、氯化鈉、氯化鉀的混合物(其中氯化鈉和氯化鉀的質(zhì)量和小于總質(zhì)量的3%)中分離出硝酸鉀的實驗步驟:(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見右圖)

 

 

Ⅰ.用托盤天平稱得樣品的總質(zhì)量為87.5g;

Ⅱ.配制成80℃左右的飽和溶液;

Ⅲ.將熱飽和溶液冷卻至室溫(20℃)后進行過濾,并用少量水洗滌2—3次;

Ⅳ.取出過濾器中的固體,干燥后分裝。

請回答以下問題:

(1)用天平稱取87.5g樣品時,砝碼應(yīng)放在天平的  ▲  盤;

(2)某同學發(fā)現(xiàn),無論將稱量物還是砝碼放置于托盤中時,天平均不發(fā)生偏轉(zhuǎn),原因是

A.天平未放置于水平桌面上

B.天平?jīng)]有調(diào)零

C.托盤下的墊圈未取下

D.游碼未歸零

(3)將這些樣品制成80℃左右的熱飽和溶液,約需  ▲  水(填序號);

A.12.5mL    B.50 mL    C.100 mL    D.112.5mL

(4)該實驗中,玻璃棒除了用于攪拌和引流外,還用于  ▲  ;

(5)步驟Ⅲ中,只能用少量水洗滌固體的原因是  ▲  ;

(6)過濾并洗滌后,氯化鉀存在于   ▲   中;

(7)如果實驗中熱飽和溶液未完全冷卻至室溫就進行過濾將會影響晶體的產(chǎn)量,理由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閸忥拷 闂傦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