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我國南海海底蘊藏著豐富的錳結核--含有錳、鐵、銅等金屬的礦物.已知錳原子的核內質子數(shù)為25,相對原子質量為55,則不能確定錳原子的( 。
A.電子數(shù)B.中子數(shù)C.核電荷數(shù)D.錳原子質量

分析 根據(jù)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結合題意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由錳原子的核內質子數(shù)為25,可以確定其核外電子數(shù)為25,故選項錯誤.
B、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由題意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5,則中子數(shù)=55-25=30,故選項錯誤.
C、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由錳原子的核內質子數(shù)為25,可以確定其核電荷數(shù)為25,故選項錯誤.
D、由題意,無法確定該原子的質量,故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并靈活運用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某元素原子失去1個電子后形成的粒子與Ne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元素的原子易得電子B.該粒子為陰離子
C.該粒子核電荷數(shù)為 10D.該粒子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再認識.
【實驗回顧】圖1是實驗室用紅磷燃燒來粗略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裝置.
(1)寫出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磷+氧氣$\stackrel{點燃}{→}$五氧化二磷.
(2)實驗原理:由于紅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使瓶內壓強減小,燒杯中水倒吸到  集氣瓶.若裝置的氣密性良好,操作規(guī)范,用量筒測量進入瓶中水的體積,能粗略測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問題提出】有實驗資料表明:燃燒過程中當氧氣體積分數(shù)低于7% 時,紅磷就無法繼續(xù)燃燒,因此通過上述實驗,測置結果與理論值誤差較大.
【實驗改進】
Ⅰ.根據(jù)鐵在空氣中生銹也能消耗空氣中的氧氣,設計如圖2裝置再次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裝置中飽和食鹽水、活性炭會加速鐵生銹,加快氧氣的消耗速度.
Ⅱ.測得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4
測量項目實驗前實驗后
燒杯中水的體積燒杯中剩余水的體積集氣瓶(扣除內容物)和導管的容積
體積/mL80.054.5126.0
【交流表達】
(1)根據(jù)表4數(shù)據(jù)計算,改進實驗后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是20.2%(計算結果精確到0.1%).
(2)從實驗原理角度分析,改進后的實驗結果比前者準確度更髙的原因是:①能夠把氧氣完全消耗;②避免了燃燒匙伸入集氣瓶時導致的氣體外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形象地表示某反應前后反應物與生成物分子及其數(shù)目的變化,其中分別表示A、B、C三種不同分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
A、B、C前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 。
A.4:1:3B.3:1:2C.4:1:2D.3: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認真閱讀后,回答下列問題

(1)第3周期的金屬元素有3種.
(2)原子序數(shù)為8的元素是氧,它是一種非金屬元素(填“金屬”、“非金屬”),它與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為Al2O3,原子序數(shù)為17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35.45,它容易得到電子,形成陰離子(陰或陽),離子符號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下列符號中既能表示一種原子,又能表示一種元素,還可以表示一種物質的是B
A.Cl             B.S             C.Na+             D.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地溝油中含有一種強烈致癌物黃曲霉素B2(C17H14O6),長期食用會引起消化道癌變,請回答:
(1)每個黃曲霉素B2的分子中含有37個原子,黃曲霉素B2相對分子質量為314;
(2)黃曲霉素B2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02:7:48;
(3)黃曲霉素B2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是30.6%;
(4)15.7g黃曲霉素B2中含有10.2g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各組物質中,前者為混合物而后者為純凈物的是( 。
A.礦泉水 氧氣B.果汁  白酒C.干冰  食鹽水D.氮氣  不銹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鋁、鐵、銅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金屬.
(1)鋁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是因為鋁在空氣中其表面易形成致密的Al2O3薄膜.
(2)圖甲中發(fā)生反應后能生成黑色色固體,做該實驗時,在集氣瓶中預先 加入少量水.可以防止集氣瓶底破裂.
(3)少偉同學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在潮濕的空氣中鐵比銅更容易銹蝕,由此他認為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選填:“強”或“弱”).利用圖乙;讓鐵絲浸入B的溶液中,也能到鐵與銅之間金屬活動性上述的結論,則B是Cu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