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8.如圖是九年級化學中常見的部分儀器:

寫出圖中你喜歡的三種儀器名稱.玻璃棒、燒杯、量筒.

分析 根據實驗裝置圖和常用儀器的名稱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由實驗裝置圖可知儀器的名稱為:燒杯、玻璃棒、廣口瓶、托盤天平、量筒.
故填:玻璃棒;燒杯;量筒(五種儀器任選三種填空).

點評 此題考查學生對常用儀器的認識情況,掌握常見儀器的名稱和使用方法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各組對比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實驗目的實驗方案
實驗①實驗②
A.探究Zn、Fe、Cu 的活動性強弱
B.探究溫度對反應劇烈程度的影響
C.探究催化劑對反應快慢的影響
D.探究CO2 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某同學探究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的反應,向氫氧化鈉中滴加稀鹽酸充分反應.
(1)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溶液呈無色.則反應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氯化鈉;
(2)可能含有的溶質是HCl;要檢驗其是否存在,可加入Na2CO3,若觀察到有氣泡冒出,證明該物質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湖北省老河口市九年級中考適應性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年5月25日,沅江市某紙廠蘆葦倉庫發(fā)生火災,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某同學給紙廠提供如下溫馨提示,你認為錯誤的是

A.蘆葦著火時,只能用沙子滅火

B.蘆葦倉庫外要有明顯的防火警示標志

C.蘆葦倉庫與周圍建筑物之間要留有足夠的防火距離

D.蘆葦倉庫要有良好的通風設備、齊備的消防器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3.如圖是依據元素周期表畫出的1~18號的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1)原子序數(shù)為17的元素名稱是氯,在化學反應中,該元素的原子容易得(填“得”或“失”)電子.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的核電荷數(shù)是13,其離子符號為Al3+,若該元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7,則該原子的核內中子數(shù)為14.
(3)由表中信息可發(fā)現(xiàn)如下規(guī)律:①原子序數(shù)與元素原子核電荷數(shù)在數(shù)值上相等;②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相同;③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從左到右依次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2.某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將16克氧化銅和過量的炭粉均勻混合,用如圖1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圖中鐵架臺等裝置已略去.請回答有關問題:

(1)實驗中最多能得到銅多少克?(寫出計算過程)
(2)同學們想通過測定消耗碳、氧元素的質量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以進一步分析氧化銅和炭粉反應產生的氣體除CO2外是否還有其它產物.反應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冷卻到室溫.
反應前、后測得的數(shù)據如表:
裝置反應前反應后
A試管的質量36.2 克
氧化銅和炭粉混合物的質量20.0克
試管和固體物質的質量54.8 克
B反應后瓶內液體比反應前增重1.1 克
分析數(shù)據發(fā)現(xiàn),反應中消耗碳和氧元素的質量大于(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下列4項中跟這一結果有關的有哪幾項?AB.(填編號)
A.裝置中還有一部分CO2未被NaOH溶液吸收
B.氧化銅和炭粉反應產生的氣體除CO2外還有CO
C.氧化銅和炭粉沒有完全反應
D.該反應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3)有同學認為用圖示2裝置C代替上面的裝置A,加熱前先通一會氣體X,停止加熱后再通一會該氣體,這樣可使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更能準確的說明問題.你認為在O2、N2和H2三種氣體中,X應選擇哪一種氣體?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過氧化鈉(Na2O2)是一種淡黃色固體,常溫下能與水和二氧化碳發(fā)生化學反應.某學校兩個實驗小組的同學為探究其與二氧化碳的反應,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一段時間后,將帶余燼的木條插入試管E中,木條復燃.

請閱讀下列資料并回答有關問題:

(1)B裝置的作用吸收氯化氫氣體,C裝置的作用除去水分,防止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為了檢驗C裝置的作用是否徹底,可在圖CD之間(填寫裝置序號)增加一個F(選填F或G)裝置.
(2)第1小組同學認為Na2O2寫CO2反應生成了Na2CO3和O2,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O2+2CO2═2Na2CO3+O2
(3)第2小組同學認為Na2O2與CO2反應除生成Na2CO3和O2外,還有可能生NaHCO3.你認為是否合理否(填“是”或“否”),簡述理由反應物中不含H元素
(4)裝置E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防止二氧化碳對檢驗氧氣產生干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某興趣小組在做完碳還原氧化銅實驗后,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探究.

【猜想】把氧化銅還原成銅的物質:猜想Ⅰ:石墨棒;  猜想Ⅱ:鋁箔.
【實驗】小劉同學用天平稱量 1.5g 氧化銅粉末,直接用鋁箔紙包裹.按上述操作步驟實驗,
黑色粉末不變色,那么猜想Ⅱ不成立.
【結論】石墨棒能使氧化銅還原成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uO+C$\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
【改進】小胡同學把石墨棒換成“碳粉”,稱取同樣質量的氧化銅粉末,將二者均勻混合,也用
鋁箔紙包裹,重復上述操作,實驗效果更好,其原因是反應物接觸面積越大,反應越充分.
【拓展】結合上述原因,小毛同學把“碳粉”換成“鋁粉”,重復小胡同學的實驗,實驗也獲得
成功,說明鋁粉在高溫時能還原氧化銅,該反應方程式為3CuO+2Al$\frac{\underline{\;高溫\;}}{\;}$3Cu+Al2O3
【反思】小陳同學認為在某些實驗中,固體藥品的顆粒并不是越細越好,請幫她舉一實例說明: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不用粉末狀大理石或石灰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