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5.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火災發(fā)生后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離,并撥打火警119
B.煤、石油、天然氣屬于可再生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C.只要達到著火點,可燃物一定會燃燒
D.可燃物燃燒的同時一定還會發(fā)生爆炸

分析 A.根據(jù)火場逃生的方法來分析;
B.根據(jù)煤、石油、天然氣屬于不可再生資源解答;
C.根據(jù)燃燒的條件來分析;
D.根據(jù)發(fā)生爆炸的條件來分析.

解答 解:A.為避免煙霧嗆鼻和毒氣的吸入,所以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離,并撥打火警電話,故正確;
B.煤、石油、天然氣屬于不可再生資源,不是可再生資源,故錯誤;
C.燃燒的條件是:可燃物的溫度必須達到著火點,并且可燃物必須與氧氣接觸,二者缺一不可,故錯誤;
D.要發(fā)生爆炸需要可燃性氣體或粉塵達到爆炸極限,遇到明火發(fā)生爆炸,故錯誤.
故選A.

點評 此題雖然考查火場逃生、燃燒的條件、爆炸的知識等,但最關鍵還是教育學生注意防火,加強安全意識及學會自救能力,熟悉自救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生活處處皆學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流線型汽車速度越快,汽車與地面間的摩擦力越小
B.小明以相同姿勢順著繩和桿勻速向上爬,因繩子較粗糙,爬繩時受到的摩擦力較大
C.用灼燒的方法區(qū)分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
D.化肥能促進植物生長,但過多施用損害植物也污染土壤和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各組物質屬于同一類別的是( 。
A.生石灰、碳酸鈣B.純堿、苛性鈉C.蒸餾水、礦泉水D.冰、干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實驗室制氧氣的兩種方法如下:
方法一:用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制取氧氣;
方法二: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加熱分解氯酸鉀制取氧氣.
(1)寫出方法一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下圖是實驗室用于制取、干燥和收集氣體的裝置圖,現(xiàn)用方法一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氣,請按氣體流向,用導管的編號將裝置連接好①③④⑧⑦(或①③④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核電站中核燃料鈾或钚在中子的撞擊下,原子核發(fā)生分裂,產生氙、鍶等原子及一些粒子和射線,同時釋放大量的能量,這些能量可用于驅動汽輪機發(fā)電.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顯示的信息和粒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以下表述中正確的是( 。
A.圖a、圖b都屬于鍶元素B.圖c所表示粒子的化學符號是Sr2+
C.鍶原子的中子數(shù)為38D.鍶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87.6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A、B、C、D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這四種物質中均含有同一種元素,其中A為無色氣體單質,B、C為氧化物,且B為有毒氣體,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們之間的部分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圖中反應條件及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已省略).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O2;BCO.
(2)寫出由物質C轉化為物質B的化學方程式C+CO2$\frac{\underline{\;高溫\;}}{\;}$2CO.
(3)物質B除了具有毒性外,還具有還原性,寫出物質B使氧化銅還原成銅的化學反應方程式CO+CuO$\frac{\underline{\;\;△\;\;}}{\;}$Cu+CO2;
(4)寫出物質C與過氧化鈉(Na2O2)反應生成碳酸鈉和物質A的化學方程式2CO2+2Na2O2═2Na2CO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生活中的下列認識或做法不正確的是( 。
A.在煤爐上放一壺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膨化食品袋中充入氮氣既可以保鮮,還可以防止產品破碎
D.用白醋除熱水瓶膽內的水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李洋同學在實驗室用木炭和氧化銅兩種黑色粉末在高溫下反應制取單質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 他聯(lián)想到單質碳的一些化學性質,認為在該實驗中還可能會有CO產生.
查閱資料:CO氣體能使?jié)駶櫟狞S色氯化鈀試紙變藍色.
實驗驗證:
(1)點燃A處酒精燈,數(shù)分鐘后發(fā)現(xiàn)試管中的黑色固體物質變紅,該紅色物質是銅;
(2)裝置B的作用是檢驗A裝置反應是否發(fā)生;
(3)C裝置中濕潤的黃色氯化鈀試紙變藍色,說明有CO氣體生成,證明李洋同學的判斷正確.
實驗反思:
(4)李洋同學對CO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銅在高溫條件下直接發(fā)生反應產生CO;
②原因二:反應C+2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中的一種產物和反應物木炭又發(fā)生了新的化學反應,產生了CO;
③原因三:不用填
如果是原因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CuO$\frac{\underline{\;高溫\;}}{\;}$Cu+CO↑;
如果是原因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O2+C$\frac{\underline{\;高溫\;}}{\;}$2CO.
(5)從環(huán)保角度考慮,你認為該裝置還需要做怎樣的改進尾氣處理或點燃尾氣或尾氣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物質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的是(  )
A.CO2B.Cu(OH)2C.Mg(OH)2D.B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