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8.粗鹽中含有少量不溶性雜質(泥沙),還含有少量可溶性雜質(Na2SO4、CaCl2、MgCl2).現(xiàn)以粗鹽為原料制取精鹽,生產過程如圖所示.

(1)操作a的名稱是過濾,該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玻璃棒.
(2)加入過量 BaCl2溶液的目的是使硫酸鈉雜質完全除去.
(3)加入適量稀鹽酸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Na2CO3、NaOH(填化學式).
(4)在加熱蒸發(fā)過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斷地攪拌,其目的是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

分析 (1)根據(jù)過濾可除去不溶性固體雜質,操作中需要漏斗等儀器;
(2)(3)根據(jù)所加的碳酸鈉和氫氧化鈉均過量,分析鹽酸的作用;
(4)根據(jù)蒸發(fā)操作分析玻璃棒的作用.根據(jù)氯化鋇能夠和硫酸鈉反應產生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寫出反應的方程式并分析作用;

解答 解:(1)經過操作a得到固體和液體,因此是過濾操作,過濾中還需要的玻璃儀器是漏斗;故答案為:過濾;漏斗;
(2)氯化鋇能夠和硫酸鈉反應產生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其中過量的氯化鋇可以將硫酸鈉雜質完全除去;故答案為:使硫酸鈉雜質完全除去;
(3)由于加入的碳酸鈉和氫氧化鈉都是過量的,所以加入鹽酸是為的與過量的碳酸鈉和氫氧化鈉反應,故答案為:Na2CO3、NaOH;
(4)蒸發(fā)時,要使用玻璃棒不斷的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故答案為: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

點評 本題考查了粗鹽提純的相關問題,很好的考查了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除雜知識的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從安全、環(huán)保、節(jié)能、簡便等方面考慮,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最佳方法是( 。
A.通電分解水: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
B.過氧化氫催化分解:2H2O2(溶液)$\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C.氯酸鉀受熱分解: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D.高錳酸鉀受熱分解: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是對原子的敘述:(1)原子是最小的粒子(2)原子核都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3)原子不顯電性(4)原子都在不停運動著,說法正確的是( 。
A.(1)B.(3)C.(2)D.(3)和(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所示三種物質的物理性質有差異(填“有”或“無”).你在初中化學中先后接觸到以下幾組物質:O2和O3;紅磷和白磷;金剛石、石墨和C60.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同種元素可形成不同單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已知2Al+Fe2O3 $\frac{\underline{\;高溫\;}}{\;}$ 2Fe+Al2O3 被稱為“鋁熱反應”.鎂和氧化銅也能發(fā)生類似的反應,其化學方程式是Mg+CuO$\frac{\underline{\;高溫\;}}{\;}$Cu+MgO.
某小組同學在實驗室中進行鎂和氧化銅反應的實驗,充分反應后對于固體剩余物進行了實驗探究.
【提出問題】固體剩余物是什么?
【猜想假設】假設①銅和氧化鎂;假設②Cu、MgO和Mg;假設③Cu、MgO和CuO.
【查閱資料】大多數(shù)金屬氧化物都能與鹽酸反應生成金屬氯化物和水(反應中元素化合價不發(fā)生改變).
【實驗探究】請完成下列實驗.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取少量固體剩余物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1)固體部分溶解,溶液為無色.假設①成立.
(2)固體部分溶解,有氣體生成,溶液為無色.假設②成立.
(3)固體部分溶解,溶液為藍色.假設③成立.
【總結一】對于有多種物質參加的化學反應,要推測充分反應后得到的剩余物的成分,需要考慮兩個方面:一是反應的生成物;二是反應物是否過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在橫線填上相應的物質序號:
①鹽水;②液氧;③潔凈空氣;④氖氣;⑤銅絲;⑥硫粉;⑦冰水共合物;⑧氯化鉀.
(1)屬于混合物的是①③;
(2)屬于化合物的是⑦⑧;
(3)屬于單質的是②④⑤⑥;
(4)屬于金屬單質的是⑤;
(5)屬于稀有氣體的是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小剛、小強和小柯三位同學想利用氧化銅、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來制取氫氧化銅,他們各自獨立進行實驗:第一步,取氧化銅粉末于試管中加入稀硫酸再在酒精燈上加熱;第二步,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三支試管中均沒有出現(xiàn)預料中的藍色絮狀沉淀:小剛的試管中是黑色渾濁;小強的試管中是藍色溶液;小柯的試管中雖然出現(xiàn)過少量藍色沉淀但又馬上變成了黑色沉淀.于是三位同學開始探究實驗失敗的原因,經過一番討論和觀察他們認為與反應物的量和反應的條件有關系.
(1)小剛的試管中是氧化銅加得太多導致溶液變成黑色渾濁.
(2)小強的試管中是稀硫酸過量,如果讓你繼續(xù)完成他的實驗,最簡便的操作是繼續(xù)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至過量,再過濾;
(3)小柯的試管中曾經出現(xiàn)的藍色沉淀是氫氧化銅,后來由于溶液溫度較高而分解成兩種氧化物,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OH)2$\frac{\underline{\;\;△\;\;}}{\;}$Cu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碘酒溶液中的溶質是碘,溶劑是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實驗室中區(qū)分下列各組物質的兩種方法不都正確的是(  )
選項需要區(qū)分的物質實驗方法
A磷酸鈣和氯化銨溶于水與熟石灰混合研磨
B氫氧化鈉固體和熟石灰將兩種固體溶于水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分別吹入CO2氣體
C硫酸鉀和碳酸鉀加硝酸鋇溶液加水溶解
D硬水和軟水肥皂水加熱、煮沸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