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設計了如下氣體制取與性質驗證的組合裝置.打開分液漏斗活塞,放出一定量過氧化氫溶液后,關上活塞,A中出現(xiàn)大量氣泡,B中白磷燃燒,C中液面下降,稀鹽酸逐漸進入D中.請看圖回答下列問題:
(1)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B中白磷能夠在水下燃燒的原因是
 
;
(3)D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
 
,D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E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
 
;
(5)用F裝置收集氣體的依據(jù)是
 
;
(6)若將A與F直接連接,證明F中已集滿氣體的方法是
 
考點: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燃燒與燃燒的條件
專題:綜合實驗題
分析:(1)由題意知,反應物雙氧水,生成物水合氧氣,反應條件為二氧化錳,故可書寫其化學方程式;
(2)B中白磷能夠燃燒的原因,應考慮燃燒的條件;
(3)根據(jù)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分析現(xiàn)象并寫出反應的方程式;
(4)根據(jù)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變紅色分析現(xiàn)象;
(5)用F裝置是向上排空氣法,適合收集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分析;
(6)根據(jù)氧氣的助燃性分析驗滿的方法.
解答:解:(1)由題意知,反應物雙氧水,生成物水合氧氣,反應條件為二氧化錳,故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
 MnO2 
.
 
2H2O+O2↑;
(2)B中白磷能夠燃燒的原因是白磷的溫度達到著火點,與氧氣接觸;
(3)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因此會產生氣泡;
(4)氧氣流進入C,則把鹽酸壓入D和石灰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氣體進入E,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紫色石蕊遇酸變紅色;
(5)用F裝置是向上排空氣法,適合收集密度比客氣大的氣體,故收集氣體的依據(jù)是氣體密度比空氣密度大;
(6)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驗滿時應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部,木條復燃,說明已滿;
故答案為:(1)2H2O2
 MnO2 
.
 
2H2O+O2↑;
(2)與氧氣接觸;
(3)產生氣泡;CaCO3+2HCl=CaCl2+H2O+CO2↑;
(4)溶液由紫色變紅色;
(5)氣體密度比空氣密度大;
(6)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部,木條復燃,說明已滿.
點評:本題綜合考查了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和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原理及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熟練掌握氧氣的反應原理、制取和收集方法;掌握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及其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注意燃燒與燃燒的條件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合作學習小組討論辨析以下說法:①粗鹽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石油和水蒸氣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純凈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銹鋼和目前流通的硬幣都是合金;⑤純堿和熟石灰都是堿.上述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②③B、①②⑤
C、③⑤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粒子符號中,對“2”含義的理解正確的是( 。
A、2Cu中的“2”表示2個銅元素
B、H2S中的“2”表示1個硫化氫分子中含有2個硫原子+2
C、
+2
Ca
CO3中的“2”表示碳酸鈣化合價為+2價
D、Fe2+中的“2”表示每個亞鐵離子帶有2個單位的正電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就是單質
②含氧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③不是單質的物質就一定是化合物
④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⑤一種元素可能組成多種單質
⑥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A、①②B、③④C、⑤⑥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稀釋濃硫酸的操作方法是
 
.稱量氫氧化鈉固體時,應將藥品放入
 
里,放在天平的左盤上稱量.
(2)氫氧化鈉和硫酸發(fā)生中和反應,無明顯現(xiàn)象.為了讓二者恰好完全反應,應如何操作?
(3)酸和堿發(fā)生中和反應外,在組成和性質方面有哪些共同點?
(4)完全中和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5%的氫氧化鈉16g,需要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4.9%的稀硫酸多少g?如果用等質量的氫氧化鉀中和上述硫酸,反應后溶液的PH
 
7.(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jù)如圖二氧化碳的性質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在實驗中可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
 

(2)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以得出以下的結論:
①物理性質:
 

②化學性質:
 

③由以上性質決定二氧化碳的一種用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了以下實驗.
(1)先打開K1,關閉K2和K3,從長頸漏斗向A 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此時裝置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打開K1的目的是
 
;
(2)然后關閉K1和 K3,打開K2,將膠頭滴管中的濃氫氧化鈉溶液擠入錐形瓶中.稍后打開K3,此時裝置A、C和D中的現(xiàn)象分別是
 
;
 
;
 
;裝置C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稱取放在空氣中已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樣品10g,放入燒杯中,加入水完全溶解后,配制成59.85g溶液.該學生為了測定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做了以下實驗:分五次向燒杯中加入Ba(OH)2溶液共100g(每次均充分反應),此時恰好不再產生沉淀.實驗數(shù)據(jù)如圖:請計算:
(1)燒杯⑤中m=
 
;
(2)原樣品中NaOH的質量;
(3)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燒杯中盛有53.0g Na2CO3和NaCl 組成的固體混合物,向其中滴加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的稀鹽酸,放出氣體的總質量與所滴入稀鹽酸的質量關系曲線如下圖所示,請根據(jù)題意回答問題:
(1)當?shù)渭酉←}酸至圖中B點時,燒杯中溶液的pH
 
7(填>、=或<);
(2)計算Na2CO3和NaCl 組成的固體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