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的火焰溫度( )
A. 外焰最高 B. 內(nèi)焰最高 C. 焰心最高 D. 相同
A 【解析】 蠟燭的火焰分為外焰,內(nèi)焰和焰心,外焰的溫度最高。故選A。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淄博市2018年中考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同學們學習氧氣后發(fā)現(xiàn),許多物質(zhì)在氧氣中能劇烈燃燒,如:蠟燭在氧氣中燃燒且有明亮的火焰;鐵絲也能在氧氣中燃燒,但是沒有火焰。針對這些問題同學們進行實驗請你參與他們的實驗探究。
(1)寫出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同學們對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進行了改進,用適量10%的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代替原實驗集氣瓶中的水(如圖所示),其優(yōu)點是實驗簡便且保證安全,還有____;實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鐵絲劇烈燃燒、火星四射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2)點燃蠟燭,用坩堝鉗夾持一根尖嘴玻璃管,將其末端插入燃著的蠟燭燭心附近,一段時間后用火柴在玻璃管尖嘴處點燃,有火焰產(chǎn)生(如右圖所示)由此可知,蠟燭燃燒產(chǎn)生的火焰是由_____ (選填“固態(tài)”或者“氣態(tài)”)石蠟燃燒形成的。要使該實驗成功,同學們認為尖嘴玻璃管不宜過長,原因是__交流反思:控制反應條件可以促進或抑制化學反應,請寫出促進可燃物燃燒的兩種方法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九年級上 第一單元 課題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課時練 (武邑縣第二中學) 題型:單選題
我們在進行“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實驗時,主要采用的實驗方法是( )
A. 模仿 B. 假設 C. 對比 D. 推理
C 【解析】 我們在進行“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實驗時,主要是通過對比實驗的方法進行探究實驗。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九年級上 化學第一單元課題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課時練 題型:單選題
在化學實驗過程中,要關注物質(zhì)的性質(zhì),如顏色、狀態(tài)、氣味等。請通過觀察金屬銅,得出以下不屬于金屬銅的性質(zhì)的是( )
A. 呈光亮的紅色 B. 有特殊氣味
C. 常溫下是固體 D. 在空氣中表面會生成一層綠色物質(zhì)
B 【解析】 金屬銅在常溫下是呈光亮的紅色的固體,在空氣中表面會生成一層綠色的物質(zhì),叫作銅綠,金屬銅不具有特殊氣味。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九年級上 化學第一單元課題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課時練 題型:單選題
我們在進行“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實驗時,主要采用的實驗方法是( )
A. 模仿 B. 假設 C. 對比 D. 推理
C 【解析】 我們在進行“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實驗時,主要是通過對比實驗的方法進行探究實驗。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18屆九年級上冊化學:第3單元 物質(zhì)構(gòu)成的奧秘 單元測試 題型:簡答題
在化學晚會上,小林同學表演了一個化學小魔術“空瓶生煙”(如圖Ⅰ所示),A瓶中充滿氯化氫氣體,B瓶中充滿氨氣,抽開毛玻璃片,瓶中充滿濃濃的白煙。請你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若用“”表示氫原子,用“
”表示氮原子,用“
”表示氯原子,上述反應過程可用圖Ⅱ表示為:
①該變化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氨氣和氯化氫氣體的化學性質(zhì)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③該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
(2)如果兩個瓶子是質(zhì)地較軟的塑料瓶,我們將會觀察到塑料瓶變癟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
氨氣+氯化氫→氯化銨不同氫原子、氮原子和氯原子由于反應物為氣體,生成物為固體,使瓶內(nèi)氣體體積減小,壓強變小,使瓶變癟 【解析】 根據(jù)圖示結(jié)合已有的物質(zhì)的性質(zhì)進行分析解答即可,氯化氫能與氨氣反應生成氯化銨固體,據(jù)此解答。 (1)①氯化氫能與氨氣反應生成氯化銨固體,故文字表達式為:氨氣+氯化氫→氯化銨;②由分子構(gòu)成的物質(zhì),分子是保持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粒子,分子種類不同,則構(gòu)成物質(zhì)的化學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18屆九年級上冊化學:第3單元 物質(zhì)構(gòu)成的奧秘 單元測試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種原子各1 g,所含原子個數(shù)最多的是(括號內(nèi)是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 )
A. 氧原子(16) B. 鐵原子(56)
C. 氫原子(1) D. 硫原子(32)
C 【解析】 選項中各原子相對原子質(zhì)量由小到大排列為:氫原子(1)<氧原子(16)<硫原子(32)<鐵原子(56);因為當質(zhì)量相同都是1g時,含原子數(shù)最多的是相對原子質(zhì)量最小的元素,即為氫原子。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將10g鎂、鋁的金屬混合物加入到一定質(zhì)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應后,經(jīng)測定溶液質(zhì)量增加了9g,將反應后的溶液蒸干,得到固體的質(zhì)量為( )
A. 19g B. 50g C. 58g D. 63g
C 【解析】 生成氫氣的質(zhì)量為:10g-9g=1g,則在硫酸中氫與硫酸根的關系: 2H~SO4 2 96 1g x x=48g,所以將反應后的溶液蒸干,得到固體的質(zhì)量為:48g+10g=58g。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昌平區(qū)2018屆九年級二�;瘜W試卷 題型:填空題
減少食品保存環(huán)境中的氧氣含量,可以延長食品的保質(zhì)期。下列幾種方法中,利用此原理的是_______(填序號)。
A.加食鹽腌制 B.抽真空 C.冷藏或冷凍 D.使用吸氧劑
BD 【解析】 根據(jù)題意,減少食品保存環(huán)境中的氧氣含量,可以延長食品的保質(zhì)期,進行分析解答。 由題意,減少食品保存環(huán)境中的氧氣含量,可以延長食品的保質(zhì)期;A、加食鹽腌制,不能減少食品保存環(huán)境中的氧氣含量,故選項錯誤;B、抽真空,能減少食品保存環(huán)境中的氧氣含量,故選項正確;C、冷藏或冷凍,不能減少食品保存環(huán)境中的氧氣含量,故選項錯誤;D、使用吸氧劑,能除去氧氣,能減少食品保存環(huán)境中...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