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我國勞動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會使用木炭煉銅.在化學實驗室里模擬煉銅,即可用傳統(tǒng)的實驗裝置(見圖甲),又能用改進的微型實驗裝置(見圖乙).

(1)寫出木炭與Cu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失去氧的物質是 ,它是該反應中的 (填“氧化劑”或“還原劑”);

(2)圖甲裝置中裝固體的試管略向下傾斜的原因是 ,與甲相比,使用圖乙的優(yōu)點是 (寫出一條即可);

(3)與圖甲、乙裝置得到的固體相比,用CO和氧化銅反應得到的固體的特點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年新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期末練習卷(七)(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根據(jù)二氧化碳的性質,相關實驗過程中無明顯現(xiàn)象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九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金屬是一類重要的材料,研究其性質十分必要.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2)人們對鋁的利用比銅和鐵晚.金屬大規(guī)模開發(fā)和利用的先后順序與 (填序號)有關.

A.金屬的活動性 B.金屬的導電性 C.金屬的導熱性

(3)下面是某小組同學對金屬鎂和鐵性質的對比研究.

①在室溫條件下進行圖1所示實驗.試管內的鎂和鐵表面均被打磨,且形狀、大小均相同,向兩支試管中同時加入相同的稀鹽酸.通過觀察到 現(xiàn)象,可得出的結論是金屬活動性 (填元素符號);還可以觀察到反應在相同時間內,兩支長頸漏斗的液面高度不同,可得出的結論是

②取等質量的鎂、鐵兩種金屬.將鎂放入稀硫酸中,鐵放入稀鹽酸中,產生氫氣的質量隨反應時間變化曲線如圖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

A.消耗鐵的質量一定小于鎂的質量

B.充分反應后,鎂、鐵一定都有剩余

C.充分反應后,溶液的質量一定都有所增加

D.充分反應后,稀硫酸和稀鹽酸一定都沒有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云南省玉溪市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二氧化碳的用途中,不正確的是

A.供給呼吸 B.作化工產品的原料

C.用于滅火 D.作氣體肥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浙江省杭州市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根據(jù)實驗操作所繪制的圖象中,正確的是

A.是將鐵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稀鹽酸中,生成氫氣的質量與加入鐵粉的質量關系

B.是用一定量的木炭還原氧化銅,剩余固體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

C.是向等質量的金屬鎂和鋁中加入足量且質量分數(shù)相等的稀硫酸,生成氫氣的質量與加入稀硫酸質量的關系

D.是向久置空氣中的NaOH溶液中加入鹽酸,生成二氧化碳質量與加入鹽酸體積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重慶市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和乙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丙和丁,結合圖分析,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甲、丙、丁都是氧化物

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C.反應前后分子個數(shù)不改變

D.發(fā)生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比為2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北京市九年級上學期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15秋•北京校級月考)空氣質量日報的內容包括:首要污染物、空氣污染指數(shù)和空氣質量級別.

空氣污染與空氣質量級別的對應關系(表1)

空氣污染指數(shù)

O~50

5l~100

101~1 50

151~200

201~250

251~300

>300

空氣質量狀況

優(yōu)

輕度污染 I

輕度污染 I

中度污染 I

中度污染 II

重度 污染

空氣質量 級別

I

II

III

III

V

2005年5月×日我國部分城市空氣質量日報(表2)

城市

首要污染物

空氣污染指數(shù)

空氣質量級別

上海

可吸入顆粒物

111

III輕度污染I

天津

可吸入顆粒物

82

昆明

二氧化硫

61

II 良

?

24

I 優(yōu)

(1)上述城市中易出現(xiàn)酸雨的城市是

(2)請依據(jù)表1和表2中的內容,確定當日天津的空氣質量級別,并填在表2的空格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廣東省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15秋•番禺區(qū)校級月考)小明、小華、小林和小軍四位位同學利用下圖所示裝置在實驗室制取O2和CO2,并對它們的有關性質進行研究,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小明同學用KMnO4固體制取O2,應選用上圖中的 裝置(填編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 當O2收集滿并取出集氣瓶后,停止該實驗的正確操作方法是

(2)小華同學用濃HCl(具有揮發(fā)性)與大理石在C裝置中反應,制取CO2并檢驗其有關性質,觀察到燒杯中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對這一現(xiàn)象的解釋不合理是 (填序號).

a.產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試液變紅

b.產生的CO2與H2O反應生成H2CO3,使石蕊試液變紅

c.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溶于水,使石蕊試液變紅

(3)小林同學用A裝置制取氫氣,他需要做的改動是 ,點燃氫氣前一定要 .寫出氫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4)小軍也用A裝置制取氧氣,分別倒入適量的6%、15%的雙氧水,再加入等量的MnO2,各收集一集氣瓶氣體,發(fā)現(xiàn)濃度大的先收集滿.由此可以得出,其它條件相同時,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濃度的關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廣東省廣州市信孚教育九年級上學期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2009•茂名)甲、乙、丙三位同學對氯化鎂樣品(僅含氯化鈉雜質)進行如下檢測:各取5.0g樣品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得到25.Og溶液,再分別加入不同質量,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得到沉淀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質量 (g)

35.0

40.0

45.0

反應得到沉淀的質量 (g)

2.5

2.9

2.9

試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實驗中, 同學所用的氫氧化鈉溶液一定過量.

(2)求樣品中氯化鎂的含量(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下同).

(3)計算乙同學實驗后所得溶液中的氯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