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變化中.與其他變化有根本區(qū)別的一種是( )
A.水結成冰 B.木材加工成課桌
C.鐵片生銹 D.石蠟熔化
【考點】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專題】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jù)此分析判斷.
【解答】解:A、水結成冰過程中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B、木材加工成課桌過程中只是形狀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C、鐵片生銹過程中有新物質鐵銹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D、石蠟熔化過程中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若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氨水(NH3•H2O)也是常見的堿,是由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氨水很不穩(wěn)定,容易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NH3.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
(1)NH3•H2O在水溶液中解離出來的離子有 .
(2)打開裝有氨水的試劑瓶后聞到刺激性氣味,說明分子 .
(3)寫出NH3•H2O與稀H2SO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將一片有酚酞的干燥紙條和一片有酚酞的溫潤紙條分別放入兩瓶干燥的NH3中,現(xiàn)象是 .
(5)NH3在一定的條件下能跟O2反應,反應過程可用下列示意圖表示(注:表示氨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各物質未配平).請分析在該反應中參加反應的NH3與O2的分子個數(shù)之比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成語“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著滅火的原理,下列滅火方法也依據(jù)這個原理的是( )
A.砍掉樹木形成隔離帶 B.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
C.用鍋蓋蓋滅著火的油鍋 D.消防隊員用高壓水槍滅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jù)燃燒和滅火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已知白磷的著火點為40℃)
(1)某學習小組按照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物質燃燒的條件,通過實驗,你認為他們探究到的燃燒條件是:① ;② .
(2)干粉式滅火器主要用于撲救石油等易燃液體、可燃燒氣體的初期火災.它噴出的微細粉末可覆蓋在燃燒物上使火焰熄滅,其滅火原理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中華民族是一個優(yōu)秀的民族,創(chuàng)造了許多燦爛的文明,下列有關古代文明的
描述錯誤的是
A、古代“四大發(fā)明”中造紙術屬于化學工藝
B、商代就會制造青銅器
C、春秋戰(zhàn)國就會冶鐵煉鋼
D、西漢時期就會濕法冶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反應A+2HCl===MgCl2+B中,A可能是下列物質中的( )
①Mg、贛gO ③Mg(OH)2、躆gCO3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