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3.下列概念中,前者一定包括后者的是( �。�
A.化合反應 氧化反應B.氧化反應 緩慢氧化
C.混合物 純凈物D.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分析 A、根據(jù)化合反應與氧化反應的關系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jù)氧化反應與緩慢氧化的概念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jù)混合物與純凈物的特征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jù)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關系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化合反應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反應后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物質與氧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是氧化反應,化合反應并不都是氧化反應,如氧化鈣+水→氫氧化鈣,則前者不一定包括后者,故選項錯誤.
B、緩慢氧化是指反應進行的很緩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覺的氧化反應,屬于氧化反應中的一種,則前者一定包括后者者,故選項正確.
C、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混合物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物質,純凈物和混合物是并列關系,而不是包含關系,前者一定不包括后者,故選項錯誤.
D、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是并列關系,而不是包含關系,前者一定不包括后者,故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化合反應與氧化反應、氧化物與純凈物、純凈物與混合物、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之間的關系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4.如圖所示是初中常見化學物質間的轉化關系(部分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其中A~E均為氧化物,且A、C組成元素相同,E為紅色固體;甲、乙、丙、丁均為單質.請回答下列問題:

(1)F的化學式可能是(寫出一種即可)HCl.
(2)反應①中B物質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3)反應①~⑤中屬于置換反應的是③⑤.
(4)反應⑤的化學方程式3C+2Fe2O3_4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某硫酸鈉樣品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鈉,為了測定該樣品中硫酸鈉的含量,某同學稱取35.96克該樣品,溶于一定量的水完全溶解得到200克溶液;再加入200克稀硫酸充分攪拌到恰好完全反應(不再放出氣泡)為止,稱得反應后溶液質量為395.6克.請計算:
(1)反應產生的CO2的質量為4.4克;
(2)原混合物中硫酸鈉的質量為多少克;
(3)反應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煤爐上放一大盆水,就可防止煤氣中毒
B.因為CO2過量能引過溫室效應,所以在大氣中越少越好
C.室內有煤氣泄漏,應立即關閉閥門并打開排風扇通風
D.到溶洞探險(可能含較多二氧化碳)用火把照明比手電筒照明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4月初,一輛裝載氫氣的汽車在龍巖高速路上發(fā)生嚴重事故.事故現(xiàn)場,一個氫氣罐發(fā)生泄露并劇烈燃燒.面對這種情況,消防官兵用高壓水槍向氣罐噴水,同時組織氫氣罐轉移.經過幾小時的奮戰(zhàn),險情成功被排除,回答下列問題:
(1)氫氣被譽為是“綠色能源”、“未來最理想的燃料”,這是因為(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H2+O2_2H2O..
(2)消防官兵用高壓水槍向氣罐噴水從而使燃著的氫氣熄滅,該滅火方法的原理是使溫度降低到可燃物著火點以下.
(3)實驗室通常用Zn+H2SO4═ZnSO4+H2↑制取氫氣(填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實驗方案合理的是(  )
選項實驗目的所用試劑或方法
A除去銅粉中的鋅粉加硫酸亞鐵溶液、過濾
B除去氧化鈣中的碳酸鈣加水溶解、過濾
C除去氮氣中的氧氣通過灼熱的銅網(wǎng)
D除去二氧化碳氣體中少量的一氧化碳通入氧氣、點燃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化學所表示的含義最多的是( �。�
A.2SB.HeC.ND.Z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1是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銅、錫、鐵和鋁元素被人類大規(guī)模開發(fā)、利用的大致年限. 
(1)選擇編號填空:鋁的利用比銅和鐵 晚得多,原因是②;鋁在多個 領域替代易生銹的鋼鐵,其主要原因是④.
①鋁的硬度小②鋁很活潑③地殼中鋁的含量高④鋁的表面易生成致密的保護膜
(2)鋼鐵的冶煉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如圖2是實驗室模擬煉鐵的裝置圖,試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中看到的實驗現(xiàn)象為:玻璃管中的粉末紅色粉末變黑試管里的澄淸石灰水變渾濁.
(3)玻璃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CO+Fe2O3_3CO2+2Fe.
(4)加熱氧化鐵之前,先通一會兒一氧化碳的作用是排出空氣,防止加熱時爆炸.
(5)該實驗設計裝置③的目的是除去尾氣中的CO,防止污染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濃硫酸不慎沾在皮膚上,先用大量清水沖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把濃硫酸沿著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地攪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