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原子不顯電性,是因為原子中不存在帶電的粒子
B.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說明過氧化氫中含有水分子和氧分子
C.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的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
D.不同元素最本質(zhì)的區(qū)別是相對原子質(zhì)量不同

分析 A、根據(jù)原子的構成和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所帶電荷情況來分析;
B、根據(jù)過氧化氫中只含有過氧化氫分子進行解答;
C、根據(jù)原子的含義進行解答;
D、根據(jù)不同元素最本質(zhì)的區(qū)別進行解答.

解答 解:A、原子是由為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原子核是由質(zhì)子和中子構成的,一個質(zhì)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中子不帶電,在原子內(nèi)核內(nèi)質(zhì)子數(shù)等于核外電子數(shù),一個電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所以原子核所帶電量和核外電子所帶的電量相等,電性相反,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故此選項錯誤;
B、過氧化氫中只含有過氧化氫分子,沒有水分子和氧分子,故B錯誤;
C、原子的含義可知,在化學反應中,原子的種類沒有發(fā)生變化,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故C正確;
D、不同元素最本質(zhì)的區(qū)別是相質(zhì)子數(shù)不同,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此題是對原子的考查,解決的關鍵是能對原子的知識有較全面的認識,屬常規(guī)性識記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今年第一季度廣州市場隨機抽取多批次大米,結果均顯示鎘超標.大米中的鎘污染主要跟農(nóng)作物種植地的土壤污染有關,長期食用超標鎘米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如圖是鎘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鎘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48B.鎘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C.鎘的化學式為CdD.鎘元素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112.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小亮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如下活動與探究.請你參與并填寫下列空格:
(1)取一支蠟燭,觀察它的顏色、狀態(tài)、硬度,并嗅其氣味.結果記錄為白色、無味、固態(tài) 這些屬于物質(zhì)的物理 性質(zhì).
(2)用小刀切下一小塊石蠟,把它放入水中,可觀察到浮在水面上,由此得出的結論是石蠟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3)點燃蠟燭,可觀察到燈芯周圍石蠟融化,燈芯上的蠟燭燃燒,其火焰分為三層,則A層為焰芯,B層為內(nèi)焰,C層為外焰.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的火焰中(如圖所示)約1s后取出.可觀察到火柴梗與火焰接觸的C層最先碳化變黑,由此說明外焰溫度最高.
(4)將一直干燥的燒杯照在燭焰上方,燒杯內(nèi)壁出現(xiàn)水珠,片刻后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內(nèi)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由此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質(zhì),這種變化屬于化學變化.
(5)探究:蠟燭剛熄滅時產(chǎn)生的白煙是什么?
提出問題:蠟燭剛熄滅時,總會有一縷白煙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設:A.白煙是燃燒時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煙是燃燒時生成的水蒸氣
C.白煙是石蠟蒸氣凝成的石蠟固體
實驗探究:①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個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住白煙,其目的是為了驗證假設A (填序號),但這樣做并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原因是蠟燭燃燒時也生成二氧化碳.
②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塊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煙上,玻璃片上沒有出現(xiàn)水霧,說明白煙不是水蒸氣.
③吹滅蠟燭,立即用燃著的木條去點白煙.(注意不要接觸燭芯),發(fā)現(xiàn)蠟燭重新被點燃,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這為假設C提供了證據(jù).同時可排除假設AB,因為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不具有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確的是( 。
A.未經(jīng)老師允許,擅自將實驗藥品拿回家做家庭食鹽
B.用滴管滴加完液體,把它放在桌面上
C.為了安全,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試管口不能朝著有人的方向
D.實驗完畢將儀器洗滌干凈,將廢液倒入水槽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類最寶貴的資源.用你學過的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純水,凈水時需加入明礬的目的是吸附沉降.
(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雜質(zhì),需進行過濾操作,該操作過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引流.
(3)生活中為降低水的硬度并殺滅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煮沸.
(4)實驗室用蒸餾 的方法將自來水凈化成純度較高而蒸餾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做如圖的實驗探究分子的運動.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實驗Ⅰ:在盛有少量蒸餾水的小燒杯中滴入2~3滴酚酞試液,再向其中滴加濃氨水,觀察到溶液變紅,由此得出的結論有氨水呈堿性.
(2)實驗Ⅱ(如圖所示)燒杯B中的現(xiàn)象是燒杯B的液體由無色變成紅色,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氨分子在不停的運動,運動到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變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種元素與另一種元素的原子一定不相同
B..含有多種元素的物質(zhì)一定是混合物.
C..某物質(zhì)中只含有一種元素,該物質(zhì)一定是一種單質(zhì)
D.凡含有氧元素的物質(zhì)就是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用水行為中符合“愛護環(huán)境、保護水資源”這一主題的是( 。
①將工業(yè)冷卻水進行循環(huán)利用       
②用未經(jīng)處理的工業(yè)污水灌溉農(nóng)田  
③用洗菜、淘米的水澆花、沖廁所
④用噴淋節(jié)水龍頭代替用水較多的舊式龍頭 
⑤用大量的水沖洗汽車代替人工擦洗.
A.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化學是一門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zhì)的組成、結構、性質(zhì)以及變化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