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根據(jù)圖1所示裝置,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裝置圖中儀器a的名稱為長頸漏斗,儀器b的名稱為集氣瓶.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較純凈的氧氣,選用的裝置組合是AD(填字母),其化學方程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制取二氧化碳時,與裝置B相比,用裝置C的優(yōu)點是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若要獲得干凈的二氧化碳除發(fā)生裝置外,還應選用裝置G,并在該裝置中盛放濃硫酸(填試劑的名稱);若采用排空氣法,用裝置G收集氫氣,氫氣應從d(填“c”或“d”)導管進.
(4)小王和小李兩位同學用如圖2所示裝置進行制取二氧化碳,并驗證其與氫氧化鈉能發(fā)生反應.
①小王先關閉b,打開a、c、d,使分液漏斗中的液體緩慢滴入,A中出現(xiàn)氣泡,B中沒有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寫出B中發(fā)生反應的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
②小李認為若要證明NaOH與CO2發(fā)生了化學反應,接下來的操作是關閉c和d,打開b,此時觀察到C裝置中的石灰水變渾濁,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分析 長頸漏斗方便加液體藥品,集氣瓶是收集氣體的儀器;制取裝置包括加熱和不需加熱兩種,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如果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氣比較純凈.實驗室制取CO2,是在常溫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的,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若采用排空氣法,用裝置G收集氫氣,氫氣應從短管進入,因為氫氣的密度比空氣。趸己蜌溲趸c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配平即可;小李認為若要證明NaOH與CO2發(fā)生了化學反應,接下來的操作是關閉c和d,打開b,此時觀察到C裝置中的石灰水變渾濁.

解答 解:(1)長頸漏斗方便加液體藥品,集氣瓶是收集氣體的儀器,故答案為:長頸漏斗;集氣瓶;
(2)如果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和二氧化錳和氧氣,要注意配平;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氣比較純凈;故答案為:AD;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裝置C的優(yōu)點是: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二氧化碳可以用濃硫酸干燥,若采用排空氣法,用裝置G收集氫氣,氫氣應從短管進入,因為氫氣的密度比空氣;故答案為: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濃硫酸;d;
(4)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配平即可;小李認為若要證明NaOH與CO2發(fā)生了化學反應,接下來的操作是關閉c和d,打開b,此時觀察到C裝置中的石灰水變渾濁,因為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氫氧化鈉,配平即可;故答案為:①CO2+2NaOH=Na2CO3+H2O;②關閉c和d,打開b;Ca(OH)2+Na2CO3=CaCO3↓+2NaOH;

點評 本考點主要考查了儀器的名稱、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二氧化碳的性質和干燥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出現(xiàn)在實驗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是鈉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有關的4種粒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c和d所含質子數(shù)不同B.鈉、氯都屬于金屬元素
C.氯的相對原子質量是35.45 gD.粒子a和d形成的是離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工業(yè)上利用電石(CaC2)制備高純碳酸鈣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CaC2+2H2O=Ca(OH)2+C2H2↑②CaCI2+H2O+CO2+2NH3=CaCO3↓+2NH4CI
(1)乙炔(C2H2)是一種常見的燃料,寫出乙炔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2C2H2+5O2$\frac{\underline{\;點燃\;}}{\;}$2H2O+4CO2
(2)流程中操作A的名稱是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流程中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是氯化銨.
(3)若將電石長期暴露于空氣中,最終所得固體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碳酸鈣,因此電石應該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通過實驗可以獲取證據(jù),得出結論,下列做法中不能獲得明顯證據(jù)的是( 。
A.為了證明物質中含碳酸鹽,在其溶液中滴加稀鹽酸,然后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B.為了證明二氧化碳是否集滿,把燃著的木條伸到集氣瓶口
C.為了說明鹽溶液不一定都呈中性,在氯化鈉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
D.為了驗證銅鐵銀的金屬活動性,可將銅絲分別浸入氯化亞鐵溶液和硝酸銀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用如圖常用實驗裝置制取常見的氣體,并進行相應性質實驗.
實驗一:實驗室中可用KClO3在MnO2催化下受熱分解制取氧氣,完全反應后對混合物進行
分離回收并進行相關性質實驗,實驗操作如圖所示(MnO2難溶于水).
(1)寫出圖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2)圖B操作的名稱是溶解,圖C操作中的一處明顯錯誤是漏斗末端沒有緊靠燒杯內壁,圖D操作中,當看到有大量固體析出時停止加熱.
實驗二:
(1)若用圖1裝置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為了便于控制反應隨時發(fā)生和停止,多孔隔板合適的
位置是a處(選填“a”、“b”或“c”),不適宜用作多孔隔板的材料是A.
A.鐵             B.塑料C.銅片D.石墨
(2)用圖1裝置制取并收集兩試管CO2氣體,分別倒扣入圖2盛有等體積NaOH溶液和水的 燒杯中,該組對比實驗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說明CO2能與NaOH發(fā)生反應.
(3)為了進一步探究CO2與NaOH溶液的反應,取圖2甲燒杯實驗后的溶液于圖3(A~D)四支試管中,分別滴入四種不同類別的試劑,B中加入的是足量稀HCl或稀HNO3或稀H2SO4.四種方案中不合理的是A(填字母),理由是NaOH、Na2CO3溶液均顯堿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用煤作燃料時,常將煤塊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增大煤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促進煤的燃燒,為減少煤燃燒時產(chǎn)生的氣體對大氣的污染,可向煤中加入適量的石灰石,發(fā)生的反應為:2CaCO3+O2+2SO2═2CaSO4+2X,X的化學式為CO2.“釜底抽薪”體現(xiàn)的滅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的分析中,正確的是( 。
A.取用稀硫酸:取出一部分溶液后,導致濃度降低
B.配制氯化鈉溶液:量取水時,俯視讀數(shù),導致濃度偏小
C.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未冷卻至室溫即打開彈簧夾,導致進水量偏少
D.排水法收集O2:導氣管口剛有氣泡冒出立即收集,收集到的O2更純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鎂條能在二氧化碳氣體中燃燒,其反應為:2Mg+CO2$\frac{\underline{\;點燃\;}}{\;}$2MgO+C,關于該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二氧化碳在特定條件下能支持燃燒B.燃燒后有黑色殘渣
C.反應后碳元素的化合價升高D.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為雜質),擬定的實驗方案可行的是(  )
A.NaOH溶液(Na2CO3):加入適量的BaCl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過濾
B.二氧化碳(氯化氫氣體):依次通過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和濃硫酸
C.MnO2固體(KCl):加入適量水溶解,過濾,蒸發(fā)
D.氧氣(水蒸氣):通過裝有足量無水氯化鈣的干燥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