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壓榨橙汁B.海水曬鹽C.燃放煙花D.水結成冰

分析 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jù)此分析判斷.

解答 解:A、壓榨橙汁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B、海水曬鹽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C、燃放煙花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D、水結成冰過程中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故選C.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若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用如圖提供的裝置與試劑,組裝一套用CO還原CuO的實驗裝置,并回答問題.

(1)實驗時氣體按圖示從左向右移動,則這套裝置的連接順序是(填接橫線處字母):
b→c→a.
(2)實驗開始時是先通一氧化碳,還是先加熱氧化銅?為什么?先通入一氧化碳氣體使裝置中的空氣排凈,然后再加熱.原因是防止氣體不純,加熱時發(fā)生爆炸.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O+CO$\frac{\underline{\;\;△\;\;}}{\;}$Cu+CO2
(3)裝置A中足量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檢驗二氧化碳.
(4)實驗后怎樣處理氣球中的尾氣點燃尾氣,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
(5)貯存在裝置C中的CbO是先在貯氣瓶中注滿水,然后用排水法通入收集的.收集時,應從接口e(填“d”或“e’’)處進氣;使用CO氣體進行實驗時,可將水重新注入裝置C中而將CO氣體排出,此時水應從接口d(填“d’’或“e’’)流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在“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思維方式.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A、B、C、D元素中,屬于金屬元素的是Mg(填元素符號);
(2)D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3)由B元素和D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MgCl2;
(4)E粒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則X=11,離子的符號為Na+;
(5)F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種不同元素,以下判斷正確的是A.
A.原子序數(shù)Z>Y     B.核外電子數(shù):X=Y      C.Y和Z處于同一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將等質量的鋁粉和鐵粉,分別放入質量相等、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同的稀硫酸中,生成氫氣質量(m)隨反應時間(t)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寫出A與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
式2Al+3H2SO4=Al2(SO43+3H2↑.對于該圖象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③⑤(填序號).
①反應結束后兩種金屬一定都有剩余
②鋁一定有剩余
③鐵一定有剩余,鋁反應完
④反應結束后消耗兩種金屬的質量相等
⑤反應結束后稀硫酸都沒有剩余
⑥反應結束后所得溶液質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鹽水選種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fā)明的一種巧妙的挑選種子的方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常用質量分數(shù)為15%-20%的氯化鈉溶液來選種.
(1)要配制150kg16%的氯化鈉,計算應稱取氯化鈉的質量.
(2)選種進行一段時間后,農(nóng)技員估計溶液和溶質質量分數(shù)都有所減少,他取出50g氯化鈉溶液,加入過量的AgNO3溶液,得到沉淀14.35g,計算氯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某工廠廢液中含有氯化鈉.氯化銅和氯化亞鐵.某課外小組要從廢液中回收銅并得到鐵紅(主要成分Fe2O3),要求全過程不引入其他金屬元素.
設計實驗方案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a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
(2)固體甲中加入過量鹽酸的反應化學方程為Fe+2HCl2=FeCl2+H2↑.
(3)已知氫氧化鐵在加熱條件下會分解生成兩種氧化物,根據(jù)所提供的信息請寫出步驟④的化學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
(4)步驟①②③中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其中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③(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鐵制零件在電鍍前必須先用稀鹽酸除去表面的銹跡,在除銹時會有少量氣泡產(chǎn)生,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6HCl+Fe2O3═2FeCl3+3H2O,2HCl+Fe═Fe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小強在回家的途中經(jīng)過一魚塘邊時,發(fā)現(xiàn)養(yǎng)魚師傅向魚塘中撒一種微黃色的固體,魚塘中頓時產(chǎn)生大量氣泡,經(jīng)咨詢得知,這種固體的主要成分是過氧化鈣(CaO2),請你與小強共同探究.
(1)為研究魚塘中大量氣泡是何種氣體所致,小強使用如右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觀察到試管內有氣泡產(chǎn)生,小強認為是該氣體是氧氣,他的分析原因是增加水中氧氣含量,并用帶火星的木條靠近P處檢驗證明了他的猜想.
(2)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小強認為過氧化鈣與過量水反應還應產(chǎn)生某種含有鈣元素的產(chǎn)物.開始小強假設該產(chǎn)物為CaO,但通過思考他很快否定了原先的假設,并重新假設生成的含鈣產(chǎn)物應為Ca(OH)2.請解釋小強否定原假設建立新假設的理由:氧化鈣還會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
(3)請寫出過氧化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CaO2+2H2O═2Ca(OH)2+O2↑.
(4)小強在實驗時觀察到燒杯中有氣泡產(chǎn)生,由此他還得出了什么結論過氧化鈣和水反應是放熱反應.
(5)小強發(fā)現(xiàn):CaO2與水反一段時間后,反應速度明顯變慢,請猜想可能的原因生成Ca(OH)2微溶,覆蓋在CaO2表面,阻止反應繼續(xù)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如下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瓶中盛滿水,從B口進氣,用排水法收集CO2
B.瓶中盛適量堿石灰,從A口進氣來干燥HCl
C.從B口進氣,用排空氣法收集CO2
D.瓶中盛滿水,A口連導管并伸入量筒中,從B口進氣,用排水法測量生成H2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