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現(xiàn)有A、B兩種實驗裝置(如圖),回答下列問題(填裝置序號):實驗室里如果用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氣,應該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__;如果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該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__.

答案:B,A
解析:

發(fā)生裝置的選擇依據(jù)是反應物的狀態(tài)及反應條件.實驗室里如果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由于反應物的狀態(tài)是粉末狀的固體和液體,反應條件不需要加熱,應該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B;如果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由于反應物的狀態(tài)是固體,反應條件需要加熱,應該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校初三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發(fā)現(xiàn)魚蝦是裝在鐵箱中進行遠距離運送的.輸送途中將如何解決魚的吸氧問題呢?經了解后知道,解決魚的吸氧問題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物理方法,即通過增氧泵或直接用瓶裝氧氣向水中增氧.另一種是化學方法,即向水中加入增氧劑.常用的增氧劑主要有過氧化鈣或者過碳酸鈉.為了解增氧劑的增氧原理,同學們查閱了有關資料:
資料一:過氧化鈣為白色顆粒,化學式為CaO2.干燥的過氧化鈣在常溫下很穩(wěn)定,但在潮濕空氣中或水中可緩慢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和氧氣,以長時間維持水中的溶解氧…
資料二:過碳酸鈉為白色顆粒,化學式為2Na2CO3?3H2O2.該晶體溶于水生成碳酸鈉、水和氧氣.能長時間維持水中的溶解氧…
根據(jù)上述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 過氧化鈣屬于
 
(填“堿”、“鹽”、“氧化物”);
(2) 過碳酸鈉晶體具有Na2CO3和H2O2的雙重性質,下列物質不會使過碳酸鈉晶體失效的是
 

A.MnO2               B.稀硫酸        C.稀鹽酸        D.NaCl
(3) 已知對缺氧池塘過氧化鈣的用量是:水深lm,每畝用過氧化鈣2kg,以后水深每增加0.5m,每畝增加過氧化鈣l kg,現(xiàn)有水深1.5m的池塘10畝.共需加過氧化鈣
 
kg.
(4) 同學們欲測定所用的過氧化鈣樣品中過氧化鈣的質量分數(shù),現(xiàn)做如下實驗:稱取樣品2.0g,加入到足量的水中,生成224mL氧氣(氧氣的密度為1.43g/L).試計算所用樣品中過氧化鈣的質量分數(shù).(需列式計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晉江市質檢)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幫助老師配制稀鹽酸、CaCl2溶液、Na2CO3溶液時,因溶液在裝瓶后沒有及時貼上標簽,結果無法識別這三種溶液.為鑒別出這三種溶液,同學們進行如下探究:
[方案一]實驗桌上現(xiàn)有藥品:K2CO3溶液、Ca(OH)2溶液、NaCl溶液,選擇其中的
K2CO3
K2CO3
溶液分別與三種待測溶液反應,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一次性鑒別.其中出現(xiàn)現(xiàn)象的是CaCl2溶液.
[方案二]小紅提議用酚酞試液鑒別這三種溶液.這一方案遭到其他同學的一致反對,原因是
鹽酸呈酸性、氯化鈣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變色
鹽酸呈酸性、氯化鈣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變色
.經過討論后,同學們認為要經過兩步實驗才能鑒別出這三種溶液:
(1)分別取少量三種溶液于三根試管中,分別加入2-3滴的酚酞試液.能使酚酞試液變
色的是Na2CO3溶液.
(2)再取少量Na2CO3溶液分別滴加到另兩種溶液中,出現(xiàn)
氣泡
氣泡
現(xiàn)象的是稀鹽酸,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拓展:若要利用溶液的酸堿性一次性鑒別三種待測溶液,則可選用
紫色石蕊試液
紫色石蕊試液

[方案三]將三種溶液分別編號(A、B、C)后兩兩混合,記錄實驗現(xiàn)象如下:
B C
A 無色氣體 白色沉淀
則A是
Na2CO3
Na2CO3
溶液,C是
CaCl2
CaCl2
溶液.
[反思]
(1)要善于利用物質間不同的性質來鑒別物質.
(2)配制溶液時,溶液裝入試劑瓶后應及時貼上標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常州模擬 題型:問答題

某校初三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發(fā)現(xiàn)魚蝦是裝在鐵箱中進行遠距離運送的.輸送途中將如何解決魚的吸氧問題呢?經了解后知道,解決魚的吸氧問題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物理方法,即通過增氧泵或直接用瓶裝氧氣向水中增氧.另一種是化學方法,即向水中加入增氧劑.常用的增氧劑主要有過氧化鈣或者過碳酸鈉.為了解增氧劑的增氧原理,同學們查閱了有關資料:
資料一:過氧化鈣為白色顆粒,化學式為CaO2.干燥的過氧化鈣在常溫下很穩(wěn)定,但在潮濕空氣中或水中可緩慢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和氧氣,以長時間維持水中的溶解氧…
資料二:過碳酸鈉為白色顆粒,化學式為2Na2CO3?3H2O2.該晶體溶于水生成碳酸鈉、水和氧氣.能長時間維持水中的溶解氧…
根據(jù)上述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 過氧化鈣屬于 ______(填“堿”、“鹽”、“氧化物”);
(2) 過碳酸鈉晶體具有Na2CO3和H2O2的雙重性質,下列物質不會使過碳酸鈉晶體失效的是 ______;
A.MnO2               B.稀硫酸        C.稀鹽酸        D.NaCl
(3) 已知對缺氧池塘過氧化鈣的用量是:水深lm,每畝用過氧化鈣2kg,以后水深每增加0.5m,每畝增加過氧化鈣l kg,現(xiàn)有水深1.5m的池塘10畝.共需加過氧化鈣 ______kg.
(4) 同學們欲測定所用的過氧化鈣樣品中過氧化鈣的質量分數(shù),現(xiàn)做如下實驗:稱取樣品2.0g,加入到足量的水中,生成224mL氧氣(氧氣的密度為1.43g/L).試計算所用樣品中過氧化鈣的質量分數(shù).(需列式計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校初三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發(fā)現(xiàn)魚蝦是裝在鐵箱中進行遠距離運送的。輸送途中將如何解決魚的吸氧問題呢?經了解后知道,解決魚的吸氧問題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物理方法,即通過增氧泵或直接用瓶裝氧氣向水中增氧。另一種是化學方法,即向水中加入增氧劑。常用的增氧劑主要有過氧化鈣或者過碳酸鈉。為了解增氧劑的增氧原理,同學們查閱了有關資料:

    資料一:過氧化鈣為白色顆粒,化學式為CaO2。干燥的過氧化鈣在常溫下很穩(wěn)定,但在潮濕空氣中或水中可緩慢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和氧氣,以長時間維持水中的溶解氧……

    資料二:過碳酸鈉為白色顆粒,化學式為2Na2CO3·3H2O2。該晶體溶于水生成碳酸鈉、水和氧氣。能長時間維持水中的溶解氧……

    根據(jù)上述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 過氧化鈣屬于____________(填“堿”、“鹽”、“氧化物”);

(2) 過碳酸鈉晶體具有Na2CO3和H2O2的雙重性質,下列物質不會使過碳酸鈉晶體失效的是__________;

        A.MnO2        B.稀硫酸        C.稀鹽酸        D.NaCl

(3) 已知對缺氧池塘過氧化鈣的用量是:水深lm,每畝用過氧化鈣2kg,以后水深每增加0.5m,每畝增加過氧化鈣l kg,現(xiàn)有水深1.5m的池塘10畝。共需加過氧化鈣_______kg。

(4) 同學們欲測定所用的過氧化鈣樣品中過氧化鈣的質量分數(shù),現(xiàn)做如下實驗:稱取樣品2.0g,加入到足量的水中,生成224mL氧氣(氧氣的密度為1.43g/L)。試計算所用樣品中過氧化鈣的質量分數(shù)。(需列式計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09年江蘇省揚州市網上閱卷適應性考試化學試卷(一)(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常州模擬)某校初三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發(fā)現(xiàn)魚蝦是裝在鐵箱中進行遠距離運送的.輸送途中將如何解決魚的吸氧問題呢?經了解后知道,解決魚的吸氧問題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物理方法,即通過增氧泵或直接用瓶裝氧氣向水中增氧.另一種是化學方法,即向水中加入增氧劑.常用的增氧劑主要有過氧化鈣或者過碳酸鈉.為了解增氧劑的增氧原理,同學們查閱了有關資料:
資料一:過氧化鈣為白色顆粒,化學式為CaO2.干燥的過氧化鈣在常溫下很穩(wěn)定,但在潮濕空氣中或水中可緩慢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和氧氣,以長時間維持水中的溶解氧…
資料二:過碳酸鈉為白色顆粒,化學式為2Na2CO3?3H2O2.該晶體溶于水生成碳酸鈉、水和氧氣.能長時間維持水中的溶解氧…
根據(jù)上述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 過氧化鈣屬于 ______(填“堿”、“鹽”、“氧化物”);
(2) 過碳酸鈉晶體具有Na2CO3和H2O2的雙重性質,下列物質不會使過碳酸鈉晶體失效的是 ______;
A.MnO2               B.稀硫酸        C.稀鹽酸        D.NaCl
(3) 已知對缺氧池塘過氧化鈣的用量是:水深lm,每畝用過氧化鈣2kg,以后水深每增加0.5m,每畝增加過氧化鈣l kg,現(xiàn)有水深1.5m的池塘10畝.共需加過氧化鈣 ______kg.
(4) 同學們欲測定所用的過氧化鈣樣品中過氧化鈣的質量分數(shù),現(xiàn)做如下實驗:稱取樣品2.0g,加入到足量的水中,生成224mL氧氣(氧氣的密度為1.43g/L).試計算所用樣品中過氧化鈣的質量分數(shù).(需列式計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