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氯化銨和硫酸鈉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請據(jù)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B.采用降溫結(jié)晶法分離出氯化銨時,溫度應控制在40℃以下
C.40℃時,兩種物質(zhì)的溶液中硫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較大
D.將60℃時硫酸鈉的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可以采用升溫方法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7分)我省贛州稀土資源豐富,稀土開采工序中使用的草酸、硫酸銨等產(chǎn)生的大量廢水嚴重污染農(nóng)業(yè)用水和生活用水。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此展開了研究。
[查閱資料]
(一)草酸的化學式為H2C2O4,草酸是一種無色透明的晶體,對人體有害,具有酸的通性:如能與碳酸鹽反應產(chǎn)生二氧化碳,能與金屬反應等。
例如:H2C2O4+Na2CO3==Na2C2O4+CO2↑+H2O
(二)CO遇到浸有磷鉬酸溶液的氯化鈀黃色試紙立即變藍,而CO2遇試紙不變色。
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金屬鐵與草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硫酸銨在農(nóng)業(yè)上可作化肥使用,在施肥時不能將它與 混合使用。
[設(shè)計方案]草酸加熱能分解生成水和氣體,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對受熱分解生成的氣體作如圖所示的探究:
[實驗探究]該研究性學習小組同學通過觀察實驗中的現(xiàn)象,驗證猜想。
[現(xiàn)象與結(jié)論]請你幫助他們完成報告:
步驟 | 現(xiàn)象 | 結(jié)論 |
點燃酒精燈加熱,觀察裝置C和D中的現(xiàn)象 | 裝置C中 裝置D中 | 產(chǎn)生的氣體有CO 產(chǎn)生的氣體有CO2 |
[討論和反思](1)實驗中依據(jù)B裝置中 現(xiàn)象可判斷草酸分解生成了水。
(2)根據(jù)結(jié)論,從環(huán)保的角度考慮,裝置中存在不足之處,正確的處理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我是氫氧化鈉溶液,我的家人和諧共處,相互間不發(fā)生反應。以下溶液中能進我家門的一組是( )
A.KNO3Na2SO4HClKCl
B.KNO3NaClNH4ClNa2SO4
C.KOHBaCl2KClNaNO3
D.K2CO3K2SO4CaCl2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現(xiàn)象敘述正確的是( 。
A. 硫在氧氣里燃燒,發(fā)出藍紫色火焰,生成無色無味的氣體
B. 氨水滴入無色酚酞溶液中,溶液變成紅色
C. 碳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 磷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霧,同時放出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 稀有氣體通電發(fā)出有色光 B.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C. 利用蒸餾方法凈化水 D. 切割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9分)請根據(jù)下圖回答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 ,儀器B的名稱是 。
(2)用KClO3與MnO2混合制取并收集純凈O2,應選用上圖中的 (填序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實驗室制取并收集CO2,應選用上圖中的 (填序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如何檢驗已集滿一瓶CO2氣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氮化碳是一種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剛石還大。在氮化碳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則氮化碳的化學式為
A. CN B. C4N3 C. C3N4 D. N3C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實驗室有一瓶標簽被部分腐蝕的溶液,已知該溶液不是NaNO3,為確定其成分,某同學進行如下研究。
【初步判斷】(1)該溶液不可能是 (填序號).①酸;②堿;③鹽.
【實驗探究】幾位同學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
【分析與推理】
(2)“步驟一”存在明顯操作錯誤,該錯誤是 ;
(3)完成“步驟一”后,可推理出該溶液一定不是 溶液(寫溶質(zhì)化學式),你的理由是 。
(4)請你設(shè)計“步驟三”:
加入的X試劑是 ,若實驗現(xiàn)象是 ,可推理出該溶液是 (寫溶質(zhì)化學式)。
【反思與評價】
(5)上述實驗中,步驟 (填寫序號)是沒有必要進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