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對于物質變化的認識中,正確的是( )
A. 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微粒之間一定發(fā)生了相互作用
B. 物質發(fā)生物理變化時,微粒之間沒有發(fā)生相互作用
C. 凡是發(fā)光發(fā)熱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D. 外界條件是導致物質變化的決定性因素
A 【解析】A.從微觀上看,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分子分解為原子,原子重新結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微粒之間一定發(fā)生了相互作用,正確;B. 物質發(fā)生物理變化時,分子本身不變,但是分子之間的間隔可能發(fā)生改變,微粒之間可能存在相互作用,錯誤;C. 燈泡亮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所以發(fā)光發(fā)熱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錯誤;D. 導致物質變化的決定性因素是物質本身的性質,而不是外界條件,錯誤...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六安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研究小組開發(fā)出了一款全新“糖電池”,它是一種聯(lián)合燃料,采用麥芽糊精[(C6H10O5) n]和空氣產生電流和水。下列有關麥芽糊精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麥芽糊精是無機化合物 B. 麥芽糊精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燃燒生成CO2和H2O
C. 麥芽糊精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62 D. 麥芽糊精中C、H、O元素質量比為10︰12︰2
B 【解析】A、根據(jù)麥芽糊精的化學式(C6H10O5) n可知,麥芽糊精有機化合物,故錯誤;B、根據(jù)麥芽糊精的化學式(C6H10O5) n可知,麥芽糊精中含有C和O,在一定條件下麥芽糊精可以燃燒生成CO2和H2O,故正確;C、麥芽糊精的相對分子質量=(126+110+165)n=162 n,故錯誤;D、麥芽糊精中C、H、O元素質量比為(126) ︰(110) ︰(165)=32︰5︰40,故...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黃岡市2018屆九年級春季適應性考試(一)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晉晉在學習復分解反應時,對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產生了興趣,于是她和小組內的同學僅用以下藥品展開了探究活動。
實驗藥品:稀硫酸、稀鹽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Ba(NO3)2溶液、NaCl溶液、酚酞溶液。
(提出問題)他們要探究的問題是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是什么?
(查閱資料)Ba(NO3)2溶液顯中性,且Ba2+有毒。
(實驗探究)晉晉用上述物質做了下列幾組實驗
組合序號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組合物質 | H2SO4 NaOH | H2SO4 NaCl | H2SO4 Na2CO3 | H2SO4 Ba(NO3)2 | NaOH Ba(NO3)2 | Na2CO3 Ba(NO3)2 |
(記錄和解釋)
(1)組合①、②、⑤均無明顯現(xiàn)象,其中組合_______與另外兩組的實質不同。為證明該不同之處,晉晉在實驗過程中使用了酚酞溶液。
(2)請寫出組合③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結論)他們請教老師并討論后知道,只有當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_____________生成時,復分解反應才可以發(fā)生。
(拓展延伸)實驗結束后,他們將所有廢液收集在廢液缸中靜置,觀察到白色沉淀和無色的上層清液。為了確定沉淀和清液的成分,繼續(xù)展開探究。
(實驗1)探究沉淀的成分。
(提出猜想)Ⅰ.沉淀只有BaSO4
Ⅱ.沉淀只有BaCO3
Ⅲ.沉淀中含有BaSO4和BaCO3
梅梅取少量沉淀于試管中,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補充完整實驗操作和觀察到的現(xiàn)象),證明了猜想Ⅲ是正確的。
(實驗2)探究清液的成分
①取少量清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幾滴Ba(NO3)2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
②另取少量清液于另一支試管中,滴入幾滴_________________,有白色沉淀產生。
(解釋與結論)探究活動結束后,小組內成員通過討論分析,一致認為清液中含有的離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示劑除外).
(處理廢液)為了防止污染環(huán)境,晉晉向廢液缸中加入適量的___,對廢液進行處理后,將固體回收進一步處理,溶液排放。
① H2SO4 + Ba(NO3)2===BaSO4↓+2HNO3 氣體或水 足量的稀鹽酸溶液,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氣泡產生; 稀硫酸 Na+ 、Cl─ 、NO3─、Ba2+ ; Na2CO3 【解析】(1)①中稀硫酸和氫氧化鈉發(fā)生了化學變化,但是無明顯現(xiàn)象、②中硫酸和氯化鈉不發(fā)生化學變化,無明顯現(xiàn)象、⑤中氫氧化鈉和硝酸鋇不反應,無明顯現(xiàn)象,故①與其他兩個不同; (2)組合③是硫酸與硝...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威海市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年月,為期兩周的《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次締約方會議在秘魯首都召開,減少的排放再次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目前人類以化石燃料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________和天然氣,煤屬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天然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過量的排放將導致的環(huán)境問題是________.
二氧化碳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反應有:
①海水吸收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為:6CO2+6H2OX+6O2,則
的化學式為________.
③二氧化碳與氨氣在一定條件下合成尿素
,同時生成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其中①②兩個反應的反應物相同,但是得到的產物卻完全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目前使用膜分離法從空氣中分離出,該過程發(fā)生的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可制取干冰,試寫出干冰的一種用途________.
“低碳”是一種生活理念,也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__.
①少開私家車 ②多使用太陽能、風能等能源
③長期把“”掛在線上 ④隨手關燈.
化石燃料的燃燒對空氣質量的影響很大,因此我們要注重開發(fā)和使用新能源,有待開發(fā)的新能源有________(寫一種即可).
為了減緩溫室效應,我們每個人都要從自己身邊做起,比如說拒絕紙質賀卡,使用電子賀卡.拒絕紙質賀卡和減緩溫室效應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
請你再舉出一件你可做到的有利于減緩溫室效應的事情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威海市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學習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 、
、
氣體是由分子構成的,所以氣體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B. 、
、點燃前要驗純,所以可燃性氣體點燃前都要驗純
C. 鐵、銅、鋁、鋅金屬元素有金字旁,所以所有金屬元素都有金字旁
D. 化學變化通常有發(fā)光發(fā)熱現(xiàn)象伴隨,所以發(fā)光發(fā)熱的變化都是化學變化
B 【解析】A. 稀有氣體、碳原子、金屬是由原子構成的,堿和鹽是由離子構成錯誤;B. 任何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都有一個爆炸極限,在爆炸極限范圍之內,遇到明火會發(fā)生爆炸,所以可燃性氣體點燃前都要驗純,正確;C. 汞屬于金屬元素,沒有金字旁,錯誤;D. 化學變化通常有發(fā)光發(fā)熱現(xiàn)象伴隨,有發(fā)光發(fā)熱的變化不一定都是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一中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根據(jù)下表回答問題:
溫度/℃ | 20 | 40 | 60 | |
溶解度 | NaCl | 36.0 | 36.6 | 37.3 |
31.6 | 63.9 | 110 |
(1)60℃,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質量為__________。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填序號)。
A.20℃時,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為31.6%
B.40℃時,136.6gNaCl溶液中一定含有36.6gNaCl
C.將40℃時的飽和溶液降溫到20℃,析出32.3g
固體
D.將40℃時NaCl和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至20℃,降溫后兩溶液質量分數(shù)的大小關系為NaCl>
(3)20℃時,按下列圖示操作:
①在溶液A、B、C中,溶解達到飽和狀態(tài)的有_______(填字母)。
②比較溶液A、B中的質量分數(shù):A_______B(填“>“或” <”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一中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以下推理正確的是( )
A. 濃硫酸具有脫水性,則濃硫酸可以做干燥劑
B. 溶液可以使酚酞變紅,則可以使酚酞變紅的一定是堿溶液
C. 某物質飽和溶液降溫析出晶體,則析出晶體后的溶液一定是該物質的飽和溶液
D. 向某物質加入氯化鋇和過量硝酸,出現(xiàn)白色沉淀,則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東城區(qū)2018屆九年級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備和收集氧氣的裝置是_____(填字母序號)。
(2)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如圖E所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AD 3Fe + 2O2Fe3O4 【解析】(1)加熱固體制取氣體,選擇發(fā)生裝置A,氧氣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選擇收集裝置D。(2)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3Fe + 2O2Fe3O4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煙臺市2018年中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過程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 海水制鎂
B.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酒精殺菌消毒
D. 分離液態(tài)空氣得到氧氣和氮氣
D 【解析】A、海水制鎂有新的物質鎂生成,屬于化學變化,錯誤;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包含著熟石灰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屬于化學變化,錯誤;C、酒精殺菌消毒是酒精與蛋白質發(fā)生反應,使其變性,屬于化學變化,錯誤;D、分離液態(tài)空氣得到氧氣和氮氣,是根據(jù)沸點不同,進行混合物的分離,屬于物理變化, 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