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某化學研究小組的同學欲對某種塑料袋的組成進行分析探究(資料顯示該塑料只含C、H兩種元素),他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使該塑料試樣在純氧中燃燒,觀察實驗現(xiàn)象,分析有關數(shù)據(jù),推算元素含量.

(1)儀器A中所發(fā)生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2)儀器B的作用是
 
;
(3)儀器E中的現(xiàn)象是
 
;發(fā)生反應的方程式是
 

(4)反應結束,裝置D的質(zhì)量將
 
(增加、減少、不變),
(5)若裝置中沒有連接儀器B,將使該塑料試樣中氫元素的質(zhì)量測算結果
 
(填“偏小”、“偏大”、“無影響”中之一)
考點:實驗探究物質(zhì)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見氣體的檢驗與除雜方法,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科學探究
分析:(1)依據(jù)雙氧水分解的反應原理書寫方程式;
(2)根據(jù)實驗目的分析各裝置的作用,并依據(jù)二氧化碳與石灰水反應原理書寫方程式;
(3)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元素的質(zhì)量不變,推測生成物,求解;
(4)根據(jù)各裝置的用途分析可能的測量結果.
解答:解:(1)由圖知A中反應用雙氧水制取氧氣,雙氧水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生成水和氧氣,方程式是:2H2O2
 MnO2 
.
 
2H2O+O2↑;
故答案為:2H2O2
 MnO2 
.
 
2H2O+O2↑;
(2)要測定塑料中碳、氫元素含量,通入的氧氣需是干燥的,所以裝置B中裝的是濃硫酸,濃硫酸用于除水蒸氣;塑料燃燒生成二氧化碳,E中裝的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化學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為:吸收水蒸氣;  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CO2+Ca(OH)2═CaCO3↓+H2O;
(3)塑料試樣充分燃燒后,裝置D增重,因為濃硫酸吸水,故D增重的質(zhì)量即該塑料試樣燃燒生成的水的質(zhì)量.
(4)若裝置中沒有連接儀器B,雙氧水分解生成的部分水蒸氣將會進入裝置D,從而使水的質(zhì)量將使實驗測得的水的質(zhì)量大于塑料樣品燃燒生成的水的質(zhì)量,使該塑料試樣中氫元素的質(zhì)量測算結果偏大.
故答案為:
(1)2H2O2
 MnO2 
.
 
2H2O+O2↑;(2)除水蒸氣;(3)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CO2+Ca(OH)2═CaCO3↓+H2O;(4)增加;(5)偏大.
點評:本題是實驗探究題,綜合性強,解答時在明確實驗目的及各裝置的作用、反應前后元素的質(zhì)量不變和根據(jù)化學式的計算等知識的基礎上,細心分析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學習小組的同學發(fā)現(xiàn)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沒有明顯的現(xiàn)象.為了證明它們發(fā)生了反應,同學們從不同角度設計實驗方案,并進行了實驗.
方案一:先用pH試紙測定氫氧化鈉溶液的pH,再滴加稀鹽酸,并不斷振蕩,同時測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測定的pH逐漸變小且小于7,證明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1)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是什么?
(2)簡述強調(diào)要“測得溶液的pH小于7”的理由.
方案二: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溶液變紅,再滴加稀鹽酸到紅色恰好變?yōu)闊o色.說明溶液中堿性消失,從而證明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反應.
該組同學實驗時出現(xiàn)了意外情況:氫氧化鈉中滴入酚酞變紅后,過一會紅色自動消失了.同學們猜想:
a、可能是酚酞與空氣中氧氣反應了;       b、可能是氫氧化鈉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了.
(1)為驗證猜想a,該組同學將氫氧化鈉溶液加熱,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冷卻后滴入酚酞試液,發(fā)現(xiàn)紅色不會消失.“加熱”和“滴植物油”目的是
 
.實驗表明酚酞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氧氣無關.
(2)關于猜想b,同學們分析認為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而碳酸鈉溶液呈
 
性,
紅色不會因此消失.
(3)同學們查閱資料得知:氫氧化鈉溶液濃度過大時會出現(xiàn)上述意外現(xiàn)象.請你幫助他們設計實驗證明他們使用的氫氧化鈉溶液濃度過大.①實驗方法
 

②觀察到的現(xiàn)象
 

方案三:化學反應都伴隨有能量變化,可借助反應中溫度變化來判斷反應的發(fā)生.該組同學將不同濃度的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各10克混合,用溫度計測定混合前后溫度的變化值(△t),記錄結果如下:
①3.65%鹽酸、2.00%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時,溫度變化為3.5℃
②3.65%鹽酸、4.00%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時,溫度變化為x℃
③7.30%鹽酸、8.00%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時,溫度變化為14℃.
你認為第②次實驗時,溫度的變化結果應該是
 
℃.
三組同學用各自不同的方法都證明了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之間能發(fā)生化學反應.他們給你留下了一道計算題,請你幫他們完成:
73克10%的稀鹽酸中加入某種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127克時,恰好完全反應.計算反應后所得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課外活動小組在學習了書本“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知道P2O5不能隨便排放在空氣中,否則會對空氣造成污染,所以對該實驗進行了改進:
在由兩個注射器組成的密閉系統(tǒng)內(nèi)共有50mL空氣,如右圖.然后給裝有紅磷的玻璃管加熱.同時交替推動兩個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內(nèi)的紅磷變成白煙,且較長時間內(nèi)無進一步變化時停止.停止加熱后,待冷卻至室溫將氣體全部推至一個注射器內(nèi).
請根據(jù)你對上述實驗的理解,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結束后,注射器內(nèi)的氣體體積理論上應該減少約
 
 mL.紅磷熄滅后,注射器內(nèi)剩下的氣體主要是
 
,該氣體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燒.
(2)在實驗的加熱過程中,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的目的
 
.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3)上述實驗只是粗略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一種方法,你認為造成該實驗不夠精確的可能原因是(寫出其中一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市農(nóng)村飲水多是河水,由于河水中含有較多泥沙、懸浮物和細菌,在把河水飲用水使用之前,通常要進行以下處理:河水→加明礬(A)→過濾(B)→加漂白粉(C)→飲用水.
(1)在A步中加明礬的作用是
 
;
(2)能夠消毒殺菌的步驟是
 
,可以除去水中泥沙、懸浮物的步驟是
 

(3)經(jīng)上述幾步操作處理后得到的引用水是
 
(填:“純凈物”、“混合物”),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歸納是學習的重要方法,小紅在復習硫酸和鹽酸的性質(zhì)時歸納出)硫酸和鹽酸的五條化學性質(zhì)(如圖所示,連線表示相互反應).
(1)為了驗證性質(zhì)①,小紅將紫色石蕊試液滴加到稀硫酸和鹽酸溶液中,溶液都變
 
色;
(2)它們都能除鐵銹,寫出鹽酸與鐵銹主要成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打開兩瓶分別盛有濃硫酸和濃鹽酸的試劑瓶,瓶口出現(xiàn)白霧的是
 

(4)請寫出把硫酸轉(zhuǎn)變?yōu)辂}酸的化學方程式
 

(5)為了驗證性質(zhì)⑤,可選用的鹽是
 
(填一種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某化合物的分子結構模式圖,觀察后回答:
(1)此物質(zhì)的化學式:
 

(2)此物質(zhì)中氧、碳、氫的質(zhì)量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到實驗室進行探究實驗.他們準備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并驗證氧氣的性質(zhì).
(1)寫出用該方法制取氧氣的化學反應文字表達式
 

(2)請指出圖中所用儀器的名稱:
a
 
 b
 
 c
 
 d
 

3)他們所用的裝置圖中有一些錯誤,請你指出他們的錯誤,并改正:
①.
 
②.
 
③.
 
④.
 

(4)收集滿氧氣后,應用玻璃片蓋住集氣瓶口,并
 
(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
(5)他們用這種方法收集了兩瓶氣體.向先收集的一瓶插入帶火星的木條,只看到火星亮了一些,而插入后收集的一瓶木條能復燃.導致這個現(xiàn)象的可能的原因是(寫出操作上的原因):
 

(6)實驗完畢后,應先
 
,然后_
 
,其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回答有關金屬活動性的問題:
(1)在Mg和Fe中,活動性較強的是
 
;
(2)Mn的活動性比Fe強,由此可知Mn與稀鹽酸
 
(選填:“能”或“不能”)反應;Mn在反應中化合價顯+2價,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用Fe和一種鹽溶液驗證Fe比Cu活潑,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1年3月1日,衛(wèi)生部和信息化部等7部委聯(lián)合發(fā)布公告稱,自今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產(chǎn)中添加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鈣,也即面粉增白劑.李明同學聽了這消息后,對其中的過氧化鈣很感興趣,就去買了一些回來做實驗.
(1)李明使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觀察到試管內(nèi)緩緩產(chǎn)生少量氣泡,如果把過氧化鈣浸沒在水發(fā)生反應的程度是
 
(填“劇烈”或“緩慢”),用帶火星的木條靠近P處,木條復燃.
(2)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開始李明假設該產(chǎn)物為CaO,但通過思考他很快否定了原先的假設,并重新假設生成物為Ca(OH)2.請解釋李明否定原假設建立新假設的理由
 

(3)在實驗室中用如圖裝置還可以用來做CO2的發(fā)生裝置,則試管內(nèi)裝的固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