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是2:1      B. 將肥皂水加入硬水中攪拌會產(chǎn)生浮渣

C.CO、CO2都可以和水反應產(chǎn)生H2CO3      D.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鈣、鎂離子和色素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根據(jù)下圖回答問題

       ⑤          ⑥

(1)按序號分別寫出各儀器的名稱:

        ;②        ;③        ;④          ;⑤         ;⑥         

(2)用于盛放可燃性固體物質作燃燒實驗的儀器是        ;用于收集氣體的儀器是        。(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蘇打(主要成分為NaH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鈉�;�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

測定某品牌小蘇打中NaHCO3的質量分數(shù)。進行了以下實驗:稱量樣品置于燒杯中,

向其中慢慢滴加稀鹽酸,至不再產(chǎn)生氣泡為止,測得的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物   質

樣    品

消耗稀鹽酸質量

反應后溶液質量

質量(g)

9

75.4

80

試計算:(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1)樣品中的NaHCO3質量分數(shù);

(2)所得溶液中NaCl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市一家大型化工廠處理回收含銅廢料的生產(chǎn)流程如下:

   過程(1)得到的殘留物不溶于水和稀硫酸;過程(2)是黑色固體與稀硫酸加熱生成硫酸銅和水。請寫出上述生產(chǎn)流程中與銅直接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1)                                                   

   (2)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元素周期表中錫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右圖所示,下列有關錫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序數(shù)為50             B.屬于非金屬元素

C.相對原子質量是118.7g      D.原子核內(nèi)中子數(shù)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jù)以下鐵釘生銹實驗的設計,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

A.對比甲、丙,說明鐵生銹一定要有水參加

B.對比乙、丙,說明鐵生銹一定要有氧氣參加

C.對比甲、乙,明鐵生銹一定要有氧氣參加         

D.對比丙、丁,說明鐵在水面附近生銹的速度最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分別寫出一個符合要求的化學方程式。

(1)有機化合物在氧氣中燃燒。

(2)無機化合物在氧氣中燃燒。

(3)能被磁鐵吸附的單質在氧氣的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ClO2是一種安全、高效的飲用水殺菌消毒劑。制取ClO2的方法有多種,一些國家用氯酸鈉(NaClO3)與濃鹽酸反應來制取,而我國最近研究出Cl2與物質X反應來制取,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請據(jù)此回答:以上化學方程式中,X的化學式為

A.NaClO            B.NaClO2           C.NaClO3           D.NaCl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有瓶標簽模糊的燒堿溶液,小軍測量其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操作如下:

①取一潔凈的錐形瓶稱量,其質量為25.5g,往其中注入一定量上述燒堿溶液,并滴入1滴酚酞溶液后,又稱量錐形瓶,質量為37.5g;

②取質量分數(shù)為24.5%的稀硫酸逐滴滴入上述錐形瓶中,邊滴邊振蕩,當觀察到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時,停止滴液。再次稱量錐形瓶,質量為51.0g。

請解答下列問題:

(1)所取燒堿溶液的質量=         g;(注:滴入酚酞的質量忽略不計)

(2)反應所消耗的稀硫酸質量=         g;

(3)計算該瓶燒堿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

(4)問題討論:小亮做同樣的實驗得到的結果與小軍的結果有差異。于是小亮測自己實驗后錐形瓶內(nèi)溶液的pH,pH=6.2,則小亮的結果比小軍的         (選填“偏大”或“偏小”或“無影響”),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