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公轉圖,回答問題
圖1 圖2 圖3
(1)讀圖1,地球圍繞著_______轉,公轉的周期是_______。元旦時期,地球位于圖1所示公轉軌道中的_______(序號)位置。
(2)讀圖2,表示的節(jié)氣是_______,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_______(重要緯線的名稱),圖中A地將迎來_______(填“黎明”或“黃昏”)。
(3)當地球運行到公轉軌道上的①處時,太陽直射在_______上,北半球的節(jié)氣是_______,句容市的晝夜長短情況是________。
(4)圖3中所示現(xiàn)象與地球_______運動有關。
(5)今天(11月5日)同學們正在進行期中考試,此時地球公轉在(_____)
A.①②之間 B.②③之間 C.③④之間 D.④①之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青藏地區(qū)的農業(yè)區(qū)主要集中在河谷地之中,其主要原因是( )
A.谷地空氣中的氧氣含量較高
B.谷地中的氣溫較高
C.谷地中人口較多
D.谷地中的河流有豐富的水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東北三省描述錯誤的是( )
A.自然資源豐富
B.地形以平原、山地為主,三面環(huán)山,中部平原
C.氣候冷濕
D.土壤肥沃,有我國最大的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我國青藏與東北地區(qū)地形等。讀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與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A______(省級行政區(qū))、B______(地形區(qū));①______(國家)、②______(國家)。
(2)青藏鐵路北起西寧,南到西藏自治區(qū)行政中心C______市,鐵路沿線生活的少數民族主要是______族,該民族服裝特點反映當地氣溫的日較差較______。
(3)哈爾濱是__________省的行政中心,氣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問題。
(1)寫出B、D兩點的經緯度位置:B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判斷下面兩點所在的東西半球:A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3)B點屬于_________(緯度帶)。
(4)B在A的_______方向。
(5)A、B、C、D四點中,有太陽直射現(xiàn)象的是_________;有極晝極夜現(xiàn)象的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班學習“板塊運動”時,用紙張和書本做實驗。閱讀試驗方法及示意圖,回答問題。
(實驗):
課桌上有一本書和一張紙,用手擠壓書本(如圖1),用手向兩側撕拉紙張(如圖2)。
(1)實驗中紙張(書本)代表地球上的板塊運動。圖1實驗反映了板塊的________運動(擠壓或張裂),圖2實驗反映了板塊的________運動(擠壓或張裂)。當板塊發(fā)生張裂運動時,地表會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
①斷裂 ②地表隆起 ③形成高大山脈 ④形成新的海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讀圖3可知,全球分為六大板塊,其中________板塊幾乎全是海洋。
(3)我國主要位于________板塊,喜馬拉雅山脈是由該板塊和________板塊相碰撞擠壓形成的。
(4)日本是個多地震的國家,因為它位于________板塊和________板塊交界處,地殼活動活躍。
永暑島,又叫永暑人工島,原名永暑礁。2013 年7月以來,中國在永暑礁上大規(guī)模填海造陸,截至2014年11月17日,永暑島主島面積達到了約1.3平方公里,成為中國大陸實際控制的最大南沙島嶼。
(5)以上材料說明________也可以引起海陸的變化。(地殼運動、 海平面上升、人類活動)
科學家通過測量發(fā)現(xiàn),北京與華盛頓的距離以每年0.5-1.2厘米的速度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約2億年后,中美兩國就會變成近鄰。
(6)造成中美兩國不斷靠近的原因是________
A.流水和風力作用的結果 B.大氣運動的結果
C.板塊運動的結果 D.地球公轉運動的結果
(7)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當地震發(fā)生時正確的避險方法是________
A.在室內迅速跳窗逃生 B.在室內迅速抱頭蹲在墻角
C.在室外迅速抱住電線桿 D.在室外迅速跑入建筑物內躲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