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們反對歧視“弱者”,反對歧視那些看似“怪異”、不合群的人。這樣做的根本原因在于( )
A.歧視他們,損傷了他們的尊嚴
B.歧視他們,違反我國法律的規(guī)定
C.當我們以歧視的眼光和言行對待他們時,對方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我們
D.這個世界是多樣的,我們沒有權利要求別人與自己一樣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很多商品存在“早產(chǎn)”現(xiàn)象,即在商品日期上弄虛作假,把生產(chǎn)日期向后推遲以“延長”保質期。對此,你的看法是
A.這是不道德的行為,但不違法
B.這屬于違法行為,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C.這種行為危害性不大,不必追究
D.這是一種侵犯消費者權益的犯罪行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4年3月15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正式實施,從新增加的內容中可以看到:在權益的保護上更加鮮明地向消費者適度傾斜。此法的實施屬于對公民權利 。
A.司法保護 B.社會保護 C.立法保障 D.司法保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世界上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遇到挫折。下面關于“挫折”的理解正確的是
A.挫折是人生經(jīng)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B.如果我們一生小心翼翼,就一定不會經(jīng)歷挫折
C.有些人走的路一直都很順,是不會經(jīng)歷挫折的
D.如果我們的生命中出現(xiàn)挫折,面臨的只能是萬丈深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家庭保護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形成
①健康的心理 ②良好的性格 ③優(yōu)秀的品德 ④高尚的情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法律可以嚴禁遺棄老人的行為,卻無法使人們自覺地孝敬老人。這句話告訴我們
A.道德的作用大于法律 B.道德調節(jié)一切思想和行為
C.法律對部分成員有約束力 D.法治和德治必須要相結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市一家長向當?shù)胤ㄔ浩鹪V,狀告離其家最近的某小學拒收他6歲的孩子入學。法院依法受理此案,責令該小學無條件接受其子女入學。這說明( )
①學校有權決定讓誰上學
②公民的受教育權離不開法律的保障
③法律有權決定適齡兒童少年到哪里上學
④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