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地理 > 題目詳情

【題目】讀兩極地區(qū)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中山站在A點的 方向。

(2)今天,南極點會出現 (極晝或極夜)現象。

(3)我國在北極的科學考察站是 站。

(4)近年來,北極地區(qū)的“白色”面積逐漸減少,“藍色”面積卻不斷擴大,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A.海嘯 B.氣候變暖 C.板塊運動 D.注入的海水增多

【答案】(1)正西

(2)極夜

(3)黃河

(4)B

【解析】(1)在有極地的經緯網地圖上,通過極點呈放射狀的直線為經線,所有緯線呈封閉的圓圈.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南極地區(qū)地球自轉的方向是順時針,中山站和A點位于同一條緯線上,由此可判斷中山站在A點的正西方向。

(2)新鄉(xiāng)位于北半球,期末考試是北半球的夏季,這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北極圈內會出現極晝現象,南極圈內會出現極夜現象。

(3))讀圖可知,我國在北極地區(qū)建立的第一個科學考察站是黃河站。

(4)由于受氣候變暖的影響,兩極地區(qū)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澳大利亞和巴西的自然環(huán)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A. 澳大利亞東部以低矮的高原為主 B. 澳大利亞地跨熱帶和南溫帶

C. 巴西全部位于南半球 D. 巴西氣候干燥,沙漠面積廣大

2下列有關巴西和澳大利亞共同特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人口都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qū) B. 都被回歸線穿過,熱帶面積廣大,降水豐沛

C. 首都均不是本國第一大城市 D. 都是本洲經濟發(fā)展水平最高的國家

3小云旅游時認識了澳大利亞的Tom,Tom告訴他以下地理事物:①大自流盆地②德干高原③大分水嶺④東非大裂谷⑤堪培拉。小云查地圖后得知,屬于澳大利亞的有:

A. ①③⑤ B. ①②③ C. ①②⑤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瑪雅文明”的創(chuàng)始者是( )
A.印度人
B.西班牙人
C.印第安人
D.因紐特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印度圖回答問題。

(1)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國家:A B 海域:C D

(2)填出序號代表的城市名稱。

(雨極)③

(3)印度的氣候類型是 ,因糧食生產不穩(wěn)定進行了兩次“ 革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世界地形表述錯誤的是:( )

A.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剛果盆地

B.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

C.世界面積最大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D.世界最長的山脈是安第斯山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要實現黃土高原社會、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關鍵是( )
A.加強生態(tài)建設,改善環(huán)境
B.提高糧食產量
C.大力發(fā)展交通
D.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南方地區(qū)略圖,分析回答問題。

(1)寫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稱

海峽A__________;河流B ___________

(2)成都和武漢緯度相近,冬季成都溫度卻要比武漢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縱橫交錯的山脈構成我國地形的骨架,試寫出C山脈兩側地形區(qū)的名稱:東側_______________,西側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俄羅斯資源交通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俄羅斯( )

A. 橫跨亞歐大陸的亞洲國家

B. 城市人口主要集中于西部

C. 地形以山地為主

D. 緯度較高,主要以寒帶氣候為主

2圖中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qū)鐵路主要沿南部山區(qū)修建的原因錯誤的是( )

A. 山區(qū)風景優(yōu)美 B. 緯度低,溫度較高

C. 資源豐富 D. 人口、城市較多

3有關于俄羅斯資源說法錯誤的是( )

A. 資源豐富且種類多 B. 森林和水能資源缺乏

C. 資源全國都有分布 D. 鐵路和管道作為資源運輸的主要方式

4圖中A工業(yè)區(qū)是( )

A. 烏拉爾工業(yè)區(qū) B. 圣彼得堡工業(yè)區(qū) C. 莫斯科工業(yè)區(qū) D. 新西伯利亞工業(yè)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美國硅谷位于(

A.洛杉機附近 B.芝加哥附近 C.舊金山附近 D.西雅圖附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