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當?shù)厍蚬D到A點時,太陽直射點赤道,公轉到B點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
(2)當?shù)厍蚬D到B點時,日期是每年的6月22日前后,這時咱們夾寒箐正處夏季.
(3)當?shù)厍蚬D到D點時,云南省的晝夜長短情況是晝短夜長.
(4)當你參加期中測試時(11月8、9、10號),
地球公轉到C和D之間(填字母)

分析 地球的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的,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冬至日,為12月22日,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地區(qū)有極夜現(xiàn)象;當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夏至日,為6月22日,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以內地區(qū)有極晝現(xiàn)象;當太陽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時,這一天稱為春分日,為3月21日,全球晝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秋分日,為9月23日,全球晝夜平分.

解答 解:(1)A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此時太陽直射點赤道,B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
(2)夏至日是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是夏季.
(3)D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時我國晝短夜長.
(4)11月8、9、10號地球運行在秋分日與冬至日即C和D之間.
故答案為:(1)赤道;北回歸線;(2)6月22日;夏;(3)晝短夜長;(4)C;D.

點評 本題考查地球公轉示意圖,讀圖解答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我國年降水量的分布總趨勢是(  )
A.從北向南逐漸減少B.從東北向西南逐漸減少
C.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D.由西向東逐漸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讀六大板塊圖,回答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塊名稱A亞歐板塊  B非洲板塊
(2)①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此山脈是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擠壓碰撞形成的.
(3)②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在南美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不是亞洲和歐洲分界線的是( �。�
A.烏拉爾山脈B.白令海峽C.大高加索山D.土耳其海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兩艘海輪,甲輪位于50°N、60°E,乙輪位于30°N、60°W,則甲輪位于乙輪的(  )
A.東北方B.東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圖中A點位于( �。�
A.南緯15°、西經(jīng)25°B.北緯15°、西經(jīng)25°C.北緯15°、東經(jīng)25°D.南緯15°、東經(jīng)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地軸與地球表面有兩個交點,叫兩極.北極是地球的最北端,與其對應的南極是地球的最南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圖中⑤⑥⑦⑧人口稀少,其成因組合正確是( �。�
A.⑤-旱B.⑥-高寒C.⑦-濕熱D.⑧-干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所示的河流是黃河,它是我國的第二長河,發(fā)源于巴顏喀拉山脈.
(2)在上游干旱的寧夏、內蒙古境內,該河塑造了寧夏平原和A河套平原,它為沿岸地球提供了灌溉之利.
(3)“一碗水,半碗泥”的說法,形象地反映了該河中下游河段含沙量之大.
(4)為了避免洪水的災害,國家在該河的下游加固黃河大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