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黃河流域略圖”,分析回答問題。(共14分)
(1)圖中祁連山的走向是________,它是第_______級階梯和第_______級階梯的分界線。
(2)圖中甲地分布有我國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 乙是________(海洋)。
(3)圖中①和②是我國重要的農(nóng)業(yè)區(qū),它們因得益于黃河水的灌溉而成為“塞上江南”, 其中①是________平原,②是________平原。
(4)為了解決北方缺水問題,我國正在實施的跨流域調(diào)水工程是________,該工程的東線(如圖所示)主要是滿足________、________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5)圖中蘭州、西安、鄭州、濟(jì)南等四個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2分)
(6)結(jié)合所學(xué)知識,簡述黃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西北—東南(或東南—西北)、 第一級、第二級
(2)青海湖、渤海
(3)河套、寧夏
(4)南水北調(diào); 北京、天津
(5)分布在黃河及其支流沿岸(或沿河分布)
(6)黃河進(jìn)入下游(華北)平原地區(qū),流速減緩,河道變寬,泥沙沉積,河床抬高。
【解析】
試題分析:
(1)本題主要考查山脈走向和作為階梯的界線。祁連山的走向是西北—東南,它是第一級階梯與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所以填空為:西北—東南、第一級、第二級。
(2)本題主要考查學(xué)生對于黃河流域河湖的理解。甲是我國最大湖泊青海湖,乙是黃河注入的海洋渤海,因此填空為:青海湖、渤海。
(3)黃河是我國西北地區(qū)的綠色走廊,黃河水灌溉了富裕的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因此號稱塞上江南。其中①和②分別是河套平原和寧夏平原。
(4)解決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調(diào)水。南水北調(diào)是最大的跨流域調(diào)水工程,主要把長江流域的水調(diào)往缺水的華北和西北地區(qū),東線主要滿足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用水的需求。
(5)圖中蘭州、西安、鄭州、濟(jì)南等四個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分布在黃河及其支流沿岸。
(6)黃河進(jìn)入下游(華北)平原地區(qū),流速減緩,河道變寬,泥沙沉積,河床抬高,水位升高,人們?yōu)榱丝刂坪樗,加固和修筑了黃河大堤,這樣反復(fù)修筑,黃河已經(jīng)成為地上河。
考點:河流和湖泊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